全文总字数:4332字
文献综述
一、互联网金融内涵
1.1国内研究现状
谢平(2012)首次提出了“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引发了各界的关注。而关于这一概念,学术界各方也秉持着不同的观点。谢平,邹传伟(2012)提出互联网金融谱系的概念,认为互联网金融不同于商业银行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是第三种融资金融模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将对现有的金融模式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这样的金融模式带来的是较低的交易风险和成本,非常低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接近均衡定理所描述的无金融中介状态。芮晓武、刘烈宏(2014)与谢平有类似的想法,他们着眼于金融模式,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型模式,其以互联网为资源,依靠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运行,大数据的核心资源,云计算是核心技术。
而周宇(2013)持另外一种观点。他认为互联网金融只是将传统的线下业务转变到线上完成,以互联网线上交易替代以柜台交易为核心的交易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通过金融机构将传统的金融业务以互联网技术完成;第二是依托互联网创新,由电子商务企业推出的全新的金融业务。王国刚(2015)强调互联网金融就是通过互联网和全新的技术完成传统金融交易的过程,无法完全独立于传统金融。
此外,邱兆祥等人(2018)认为互联网金融作为数字普惠金融,能在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上,提升金融服务的触达能力,对我国实体及虚拟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开发市场、征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虽然各界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并没有达成统一观点,但是对于其本质特征还是达成了一定的共识。首先是互联网金融是基于技术创新,提高了交易的效率。二是其确实凭借便捷的特点给经济、生活等方面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1.2国外研究现状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上市公司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电子元件行业的数据文献综述
- 高管团队异质性、研发投入与业绩增长文献综述
- 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2年-201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分析文献综述
-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重污染上市公司为例文献综述
- 新能源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 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以中国化工并购瑞士先正达为例文献综述
- 区块链在商业银行跨境清算中的应用——以招商银行为例文献综述
-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实证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