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文献综述

 2022-02-15 22:05:21

全文总字数:6768字

食品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文献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在寻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行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比任何行业都更加密切,然而,近年来各种食品安全事故让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信任产生了动摇,虽然部分企业意识到了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重要性,但整体水平依然较低。本文研究了有关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以及针对食品行业信息披露的相关文献。

【关键词】社会责任 信息披露质量 食品安全 企业绩效

  1. 引言

食品作为刚性消费品,“健康”、“安全”是贯穿整个行业发展的两个关键词。近年来,类似于“地沟油事件”,“瘦肉精事件”等国内食品安全的负面消息不断曝光,使得大众对食品安全失去信心,中国的食品企业在社会大众中也随之失去信誉,给食品行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了阻碍。很多人表示宁愿消费价格较高的进口食品,也不愿吃国产产品,从较高的层面来看,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中国的经济建设,而且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日常生活,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潜在的威胁,而人民对本国食品安全信心的缺失并不利于社会稳定。

相较于其他企业,食品企业要将食品安全放于企业利益最大化之前来考虑,而食品企业对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报告少之又少。在食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方面,要重点关注安全信息的披露。不仅食品企业在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执行上存在问题,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和水平也不够完善。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报告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强制要求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在法律中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我国的社会责任报告都是以企业的自愿意识为原则,很多企业没有履行社会责任,为了不影响企业的利益和良好形象,就选择不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加上缺乏相关的监管和惩罚力度,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生产问题食品,造成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地发生。

李克强总理在 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安全生产和市场监督,重新调整食品和药品的监管机构,对食品和药品的安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按照药品管理规定严格监管婴幼儿奶粉的质量。”我国食品行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同国外相比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尚无完善的披露体系。

在 2015 年 9 月 20 日,随着“中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研讨会暨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百强评价启动仪式”召开,成为我国相关部门发布社会责任国家标准以来的第一个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也是食品行业内唯一的社会责任评价标准。社会责任标准体系涵盖了社会责任治理、员工责任、消费者责任、环境责任、市场责任、社区责任、自愿责任。在新的社会责任标准时代背景下,建立我国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势在必行。食品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性,在于食品是人们每天食用的东西,食品的首要因素是安全,所以要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推动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标准的建立,对食品行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社会责任的研究相对较早,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谢尔顿是大多数学者认为第一个提出社会责任概念的人,他认为研究企业经营者是否满足企业内外各种相关人士的需要是必要的,但这种研究应该与社会责任联系起来,而且社会责任一定要包括道德因素。这被理论界公认为是“社会责任”一词的最早出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