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全聚德财务分析文献综述

 2022-02-15 22:26:56

全文总字数:3998字

哈佛分析框架文献综述

哈佛分析框架来源于美国,定义是分析框架。哈佛分析框架从战略的高度分析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分析企业内部条件的优势和不足,在科学的预测上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指出方向。传统的财务分析的局限性,使得财务分析只针对企业财务报表数据进行相应的阐述和归纳,而没有深度发掘和解决企业当前阶段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因此应用哈佛分析框架进行财务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哈佛分析框架可以更加科学的研究企业的实际情况,它不仅可以根据财务报表进行定量的分析,也可以阐述企业自身优劣势以及所在行业的内外部竞争战略,并根据分析结果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

虽然对于财务分析的研究从很早就开始,但学者通过研究不断改进财务分析的方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1. 国外研究现状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财务分析模型是美国杜邦公司创始人Pierre DuPont 与 Donaldson Brown(1910)创建的杜邦分析法,这个著名的财务分析方法至今仍然备受认可并得到广泛运用。杜邦分析法利用几种主要的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它是一种用来评价公司盈利能力和股东权益回报水平,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绩效的一种经典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净资产收益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比率乘积,这样有助于深入分析比较企业经营业绩。

美国学者 Alexander Wole(1928)提出了沃尔评分法。沃尔评分法将选定的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并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对企业的信用水平作出评价。

Robert Kaplan 和 David Norton(1996)提出了平衡积分卡概念。平衡积分卡是常见的绩效考核方式之一,它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

美国 Leopold A. Bernstein 与 John J. Wild(1998)二位教授对财务报表分析的架构展开深入研究,其一方面介绍了财务报表分析的概论与目的,阐述了公司经营战略对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从流动性、现金预测、资本结构、投资收益率、经营业绩等角度检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与分析方法的合理性

Palepu KG,Healy PM 和 Bernard VL (2000) 年提出了哈佛分析框架,从战略的高度分析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机会和威胁,企业内部条件的优势和不足,在科学的预测上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指出方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