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 财务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20世纪初,随着西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资金需要不断扩大,资本规模不断扩充,需要大量贷款进行融资,这增加了贷款风险。因此,美国银行家提出需借贷人提供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等能证明企业良好的经营状况以及具有偿还贷款的能力,才能放贷。由此,财务分析得以启蒙。此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工具和融资方式日益增多,简单的财务分析已不具备指导意义,为了使投资者对企业的各项信息、资料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学者们对如何使财务分析更客观、科学、严谨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Toms(1900)在《铁路财务报表分析》一书中首次提出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概念,并将财务分析应用于金融行业外的铁路行业,打破传统行业壁垒[1]。美国杜邦公司学者Pierre Du Pont和 Donaldson Brown (1919)提出杜邦分析法,将企业净资产收益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比率乘积,形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让财务比率分析更加层次清晰,使得经营管理层可以通过权益收益率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杜邦分析法的提出推动了财务分析方法的发展,是财务分析理论的一大里程碑[2]。同年,美国的Alexander Wall(1919)创造了比率分析法,通过计算财务报表有关指标的比率,可以分析同一期不同企业之间的获利能力。但是此方法只是单一的同期数据进行比较,缺乏其他比较,为了弥补此项缺陷,James H.Bliss (1923) 和 Stephen(1925)补充了一些其他的单一财务指标,分别提出了比较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9]。之后Robert Kaplan 和 David Norton(1919)提出平衡记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性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从而分析企业的经营绩效[3]。Erich .A. Helfer (1997)提出财务报表分析还应从企业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企业价值创造四个角度进行分析,之后 Pali Pu(1998)在前人提出财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增加了两个方面的分析:行业趋势分析和战略选择分析,使得财务分析体系更加完善。哈佛大学的三位教授Palepu、Healy和Bernard(2000)共同提出哈佛分析框架,他们认为传统的财务分析具有诸多局限,没有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哈佛分析框架是站在战略的高度去分析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以一个全面的视角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机会和威胁,企业内部条件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合理科学地预测企业发展前景,给投资者提供可靠的信息[4]。在哈佛分析框架的研究基础上Regina Andekina 和 Rakhila Rakhmetova (2013)提出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应与当时企业经营活动的内部及外部环境相结合,将其所面临的不利因素考虑在内。同年,两位学者也提出财务分析应该是动态的模式,应与企业发展战略结合,企业的每一个经营决策都应基于当前财务状况再做决定[5]。Michael Page(2014)也提出将企业的财务预测分析动态化,考虑每一个战略和决策,将企业经济战略和战术相结合,以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指标为基础,从而给出较为严谨的适合企业未来发展的决策建议[6]。
综上所述是国外财务分析的发展历程,学者们通过在前人所提出的财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改良、完善,将一个简单的不成体系的财务分析理论演变成具有整体框架的财务分析方法,也就是现在广泛应用于各大行业的,从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四个维度进行财务分析的哈佛分析框架。
- 哈佛分析框架研究现状
Palepu、Healy和Bernard(2000)将战略分析引入财务分析中,构建了更加完善的财务分析框架“哈佛分析框架”,以一个完整地视角从内而外地对企业进行分析。并将该财务分析框架应用于实际案例中,从战略、会计、财务、前景四个角度分析,研究总结该方法的实用性。Hoffman、Eric、Lampe和Kerstin(2016)也认为财务分析不仅仅是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不仅可以对企业信息进行了解,还可以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预测[7]。Andrew G(2016)指出企业的竞争战略必须以财务分析为基础,但是部分企业只是简单地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并没有结合企业内部和外部具体环境,从而忽视内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使得决策出现失误。哈佛框架是站在战略的角度,将企业内部、外部环境考虑在内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制定战略决策[8]。
2、国内研究现状:
- 财务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国内之前只关注会计核算问题,从而忽视了对财务分析的研究,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但是国内学者紧随其后,依然在财务分析方法的道路上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利用国外分析方法的可取之处,构建适合国内的财务分析体系。
张先治(1995)教授是我国财务分析体系的奠基人,他对我国的财务分析理论的发展路径进行梳理研究,区分了一直混淆的两个概念:会计中的财务分析和基于会计学的财务分析是存在差异的。之后张先治(2001)教授通过研究美国较为成功的财务分析理论,结合我国国情和业内现状,构建出由分析原理、会计分析、财务分析、综合分析四部分组成的具有我国特色的财务分析体系[10]。2006年,我国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李心合和蔡蕾(2006)发现当前的“四要素”财务分析框架已不适合现代市场环境,应在此基础上扩展当前财务框架.因此,他们提出应在财务分析框架中融入价值驱动因素,站在战略分析的高度,以企业价值为目标形成一套新的财务分析框架[11]。之后李心合(2008)又提出一个公司的财务分析不能只局限于企业财务数据和经营状况资料,而应与行业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市场供需情况相结合[12]。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上市公司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电子元件行业的数据文献综述
- 高管团队异质性、研发投入与业绩增长文献综述
- 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2年-201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分析文献综述
-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重污染上市公司为例文献综述
- 新能源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 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以中国化工并购瑞士先正达为例文献综述
- 区块链在商业银行跨境清算中的应用——以招商银行为例文献综述
-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实证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