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双汇发展财务报表分析文献综述

 2022-03-18 21:53:30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双汇发展财务报表分析文献综述

资本市场自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企业上市,给企业带来固定融资渠道以及更多融资机会的同时,还可以让企业获得创业资本即持续发展资本,取得更多的政策优惠和竞争地位。但是,没有事情会带来绝对的正面影响,企业上市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公司上市意味着信息披露使财务状况公开化严重,通过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研究,我们能够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并做出进一步的判断,发表可靠意见。因此,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综合评价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外部投资者了解企业、进行投资活动提供重要信息。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工作之前,有必要对国内外财务报表分析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以便在开展双汇发展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时能够博采众长,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

1.国外研究现状

财务报表起源于复式记账,而财务报表的分析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美国工业发展的产物。早期的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用来为银行做信用分析。彼时西方发达国家处在金融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之中,由于认识到财务报表以及分析的重要性,对财务报表做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财务报表分析理论和技术进步飞快,已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运用科学。

1.1财务报表分析内容及方法

1919年,美国杜邦公司的Pierre Dupont和Donaldson Brown提出了著名的杜邦分析体系,用于系统性地分析财务报表内在联系的方法开始成型,杜邦分析系统从财务角度评估公司业绩,将权益净利率作为研究的核心,并逐步分解以实现财务分析指标的有机组合。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Palepu(1998)对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进行了补充,进一步提出了可持续增长率的观点,即在考虑不发行新股、不改变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的前提下,其销售所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这种分析体系被称作帕利普财务分析理论,主要通过探究财务指标发生变化的原因来分析财务状况。

Alexander Wall(1919)创造了比率分析体系来分析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给银行是否能够贷款提供了依据。在1928年,Alexander Wall在出版的《信用晴雨表研究》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中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的概念,他选择了7个财务比率(流动比率、产权比率、固定资产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自有资金周转率),用简单的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并分别给定了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对企业的信用水平做出了评价。

Stephen(1925)提出了趋势分析法,通过对比连续两期或者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或者经营成果的变化趋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