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与旅游融合发展方式研究——以相声为例文献综述

 2022-02-14 20:35:14

全文总字数:3864字

《曲艺与旅游融合发展方式研究——以相声为例》文献综述

一、引言

随着国风潮流的兴起,以相声为代表的曲艺形式逐渐回到大众视野,层出不穷的相声作品和相声演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发展态势向好。天津是曲艺之乡,尤其是相声艺术生长的沃土,相声艺术形式简洁、通俗易懂,包容度高,观众门槛不高,相比其他小众曲艺形式更具有推广优势。在旅游者中欣赏曲艺的需求存在,“曲艺 旅游”的模式拥有相当规模的潜在消费群体,旅游和曲艺二者能够相互成就,当下以相声为代表的曲艺形式发展在国内呈现上扬趋势,处于需求上升期,国家大力支持传统文化旅游业的建设与发展是根本保证,人们更加重视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这是发展相声文化旅游的最好契机,是“文旅 曲艺”模式发展的黄金期。

二、国内曲艺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现状

高玉琮在《相声文化旅游的先行者》中提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相声演出出现颓势时,相声文旅已露端倪。1991年“名流茶馆”的诞生,不仅吸引了天津本地的观众,还吸引了北京、河北,甚至山东、山西等地的观众专程来听相声——自此,名流茶馆开启了天津相声文旅的先河。同时他还提到,名流茶馆始建动机未必是为了把相声艺术的传播和津门旅游有机结合,但后期的做法确实有的放矢。名流茶馆与旅游部门联合,共同开发市场,进一步弘扬了相声文化,扩大旅游内容。有很多游客把相声作为旅游的第一内容,自然也拉动了其他方面的消费。名流茶馆先是为许多优秀的专业和业余的相声演员提供了演出场地,继而借助演员的出色表演的优势,开拓一种新的旅游类型——曲艺文化旅游节。[1]

在《从天津曲艺文化旅游节说开去》一文中,王永良这样解释“天津曲艺文化旅游节”——一个为吸引和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弘扬民族文化,有针对性地在旅游的内容上进行的富有创意的探索和开掘,而精心打造的天津曲艺文化旅游品牌。其着眼点为坚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满足游客精神文化需求。在形式上,天津曲艺文化旅游节采取了请进来看,走出去演,将欢笑送到景区的办节方式。“请进来看”,即全年不间断演出,吸引游客走进茶馆或相声演员到天津各景点演出;“走出去演”,即走出天津,全国巡演,六年多来,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合肥、成都、西安、武汉、哈尔滨等近30个旅游城市,极大地拓展了宣传范围,强化了天津的品牌效应。[2]他还指出,描写旅游景点的作品数量仍有前进空间,应着力为旅客奉献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以推动天津曲艺、旅游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关于相声与旅游的融合问题,相声艺术评论家杜晓宇认为,“相声表演应从舞台延伸至民间,与多类形态的旅游产品形成精彩互动。例如,可以以乡村游涌现出的趣事为题材,创作与乡村生活密切相关的相声作品,在游山玩水和品尝农家饭之余,感受富含幽默色彩的民俗文化;或当游客在酒店用餐、乘坐旅游大巴时,酒店接待方或旅行社相关部门创作几个诙谐且包含旅游知识的相声小段,充实路途中的文化生活。”[3]

许哲娜的《天津城区相声茶馆分布格局特色研究》,从相声茶馆空间分布格局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相声旅游发展模式的思路,其分布格局所体现出来的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水乳交融的特色,既揭示了天津城市文化的深邃源泉与深厚底蕴, 也预示着新时期天津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继往开来, 历史内涵与时尚元素相得益彰的发展前景。[4]黄墨寒在《相声茶馆扩大上海文化消费——天津夜间群众文化消费市场考察的启示》中概括出茶馆相声得以成功的几个重要特征——相声本身具有文化传统与历史内涵,观众有较强的代入感和感情共鸣;价格亲民;欣赏门槛低;相声茶馆成为一项习惯性文化消费,无一不彰显了相声旅游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