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前言:
品牌形象指在市场上、在社会公众心中一个产品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和消费者对品牌的自身属性以及附加利益等相关联想的整体性感知和评价,是消费者对某个特定产品品牌依赖和品牌信任的认知程度。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景区品牌形象越来越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
旅游市场间的竞争加剧,旅游景区同质化的趋势使其品牌必须创新形象提升策略,有吸引力的旅游景区品牌形象会影响旅游者的游览意愿、消费意愿和满意度。因此,旅游景区要塑造出能满足旅游者游览和消费需求的品牌形象,必须分别从游客感知视角和旅游景区自身经营视角来看,探究影响景区品牌形象的因素,总结能够提升景区品牌形象即提高游客游览认知程度和满意度的策略。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发展,各色旅游景区的出现推动各国学者就旅游景区经营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旅游景区的品牌形象概念因旅游产业的独特性而不同于其他产品品牌形象。在对现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后发现,目前国外学者主要从游客的心理表征来分析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初步认为旅游景区品牌形象由认知维度和情感维度构成。
大多数文献为纯理论型研究,缺少操作的严谨性,因此Qu H和L Kim (2016)[[1]]在进行广泛的研究后表示,品牌形象主要指的是消费对产品形成的最初印象和主观体验,并在脑海中展开进一步想象,品牌是将整体的结构展现给顾客的,不同品牌之间会产生互相影响。
同时,国内学者对品牌形象的研究也非常之多。
厉建梅(2016)[[2]]提出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中,旅游品牌化经营是必然的结果,要想避免品牌缺乏个性、内涵,同质化泛滥的问题,必须将品牌经营战略引进旅游行业,提升旅游景区核心竞争力;林小琳(2020)[[3]]提出旅游景区品牌形象是旅游者对于旅游景区所整合的现有资源和其独特旅游地理念的主观感受,具有综合性、稳定性、可塑性三个特性;张红梅,赵树平等(2020)[[4]]认为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是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感知和有个性特征的自我形象,通过形成整体品牌形象作用于游客的行为意愿;
而“十三五”以来,随着新旅游业发展规划的提出,国内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进军文化旅游产业,旅游景区的品牌成分逐渐从单一形象功能向多维度形象功能转变。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及旅游方式从观光、休闲到度假的转变,游客对品牌的心理诉求正在发生变化,全域旅游发展机遇下特色旅游景区品牌形象的构建是提升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品牌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的重要工作。因此,国内外有相当多的对于影响旅游景区品牌形象因素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很多影响因素的关系假设。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