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乡村旅游的现实困境与发展对策》
文献综述
引言:乡村旅游已逐渐成为城市居民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旅游方式,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关键举措,自十八大以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关于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越来越深入。虽然乡村旅游近年来发展越来越火热,旅游市场不断壮大,但在乡村旅游发展与管理的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乡村旅游的理论进展
我国乡村旅游兴起于二十世纪70年代初,相对国外而言起步较晚,但在近几年国内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乡村旅游已在制度、技术等层面广受关注,同时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乡村旅游起步阶段,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概念、特征等基础研究方面。随后,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延伸。乡村旅游,因其本身所具有的多维性和复杂性【1】,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以一个最纯粹的角度看,被自然环境和乡村文化吸引是乡村旅游者的本质【2】。
乡村旅游对于乡村的更新、乡土文化的保护、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活力和可持续发展,防止乡村发展的衰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3】。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4】。
乡村旅游以自身特有的自然、文化资源以及传统的农事活动和淳朴的民俗作为旅游热点,形成了集度假娱乐、观光学习、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体验活动。狭义来讲乡村旅游是以自然形成的乡村环境为基本特征,面向城市居民,为满足其对休闲观光、亲近自然等多种需求发展而成的新型旅游方式【5】。
虽然乡村旅游的概念较多,但进行对比、总结后发现,乡村旅游是以乡土、乡风、乡情等乡村特色资源为依托,通过在乡村观光游览、度假休闲、娱乐体验等活动使旅游者体验“乡村性”。此外,旅游目的地为乡村地区、客源主要为城镇居民、乡村特色为资源基础是乡村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方式的典型特征。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乡村旅游已形成一些较固定的发展模式,并为农村经济、文化等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为热点话题,乡村旅游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举措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两个话题被学者有意识地连接起来。笔者于2021年1月2日于中国知网以“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得到检索结果3005篇,在2015年以前关于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的文章比较零散稀少,2015年以后数量猛增,足以证明近年来的乡村旅游的热点在于和乡村振兴结合。研究内容上多与生态旅游,社区发展,生态多样性保护,旅游扶贫,政府治理,脆弱性与恢复性相关。在研究对象上则表现出学者们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我国目前已形成5种模式的乡村旅游:一是产业带动型乡村旅游;二是生态农业型乡村旅游;三是高效农业型乡村旅游;四是城郊游憩型乡村旅游;五是文旅资源型乡村旅游。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