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庆活动的旅游消费者偏好研究—以衢州冬至日活动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11 15:50:53

传统节庆活动的旅游消费者偏好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伴随现代旅游业进入“大产业、大融合、大发展”的新常态时代以及人们对文化旅游产品需求的青睐,旅游目的地进行节庆旅游开发尤其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开发热潮不减,传统旅游节庆节事活动已成为传播目的地形象和地方文化传承,振兴旅游经济的重要旅游形式。近年来对传统节庆旅游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分析总结如下。

关键词:节庆旅游;国内外研究;旅游经济;

一、文献综述

传统节庆是指那些在人类发展历史和人类文明的长期积淀中形成的一个民族的共有节日,能够全面、集中、形象地反映本民族的价值观、性格特征、心理特征和期望祝愿,与生产劳动和生活两者紧密相关相连而形成的节庆活动,既是历史文化的体现,也是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旅游偏好是指旅游者在进行旅游决策的过程中,不仅要受到共性影响,即感知环境差异的影响,还要受个性特征,即国情、民俗习惯,以致个人的兴趣、爱好与性格差异的影响。我们将这一个性特征差异称为旅游偏好,旅游偏好对决策者的影响,可以从居住环境、年龄、职业、学历等方面去研究。

中国节庆旅游的理论探索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已经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通过搜索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相关“旅游节”“文化节”“节庆活动”“节气旅游”“节庆经济”“旅游节事”这些关键字的论文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旅游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普通大学学报等6大类、上百种学术报刊中。从发表时间上来看,2005年以后发表的数量占总数的80%以上,说明近年来学者们对旅游节庆活动的研究日趋关注。从论文研究的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节庆旅游活动的起源,节庆旅游活动的概念界定,节庆旅游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的研究,节庆旅游活动的策划和运作模式以及节庆节事旅游的经济影响分析和区域综合效益贡献研究这五个方面。

一是对我国节庆旅游的起源研究。在《节事旅游.澳大利亚的经验与我国实践》(2006)中,马聪玲提出节庆旅游在我国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短短的20多年里,节庆已经被认为是一个地区发展中标志性的事件, 是当地旅游业的“一种主题 、一种灵魂”。[1]《北京青年报首届“中国节庆活动国际论坛”》(2004)中提到节庆旅游成为旅游目的地吸引客源, 增加旅游收入, 增进旅游者对目的地了解的重要手段。[2]节庆旅游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 发展于2000 年之后。较之于节庆旅游发展的实践和同时期发展的会展旅游、体育旅游等形式, 节庆旅游的研究是比较滞后的。北京延庆 2005 年举办的“中国第一届节庆活动论坛”标志着我国的节庆旅游研究进入了加速道。

二是对节庆旅游活动的概念研究。研究显示,学者在研究节事活动及相关问题时,经常使用“节事活动”、“节事旅游”、“节庆活动”、“节庆旅游”等概念,众多的学者对旅游节庆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如吕镇、王艳红、李天恒(1995)认为旅游节庆日就是作为。[3]一种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事业,从民族文化、民间节日发展来定期举办的节日庆典活动李力和崔卫华(1999)认为旅游节庆是指一些内涵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或一次性结束的特殊事件;[4]赵睿(2001)认为,节庆旅游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能对旅游产生吸引向往,有可能被规划开发成旅游消费对象的各种节庆庆典活动的总和。[5]陈文君(2002)则指出旅游节庆是指以各种节庆活动活动为依托,经过一定的旅游开发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现代旅游产品;[6]王子新、樊中红(2003)认为,旅游节庆是一种在特定时间、以某一特定主题为内容、在特定地点或同一区域内定期举办的能吸引区域内、外大量游客的各种节日庆典和文化活动等;[7]郭胜(2005)认为旅游节庆是指依托某一项或一系列旅游资源,通过内容丰富、开放性、参与性强的各种活动项目,以吸引大量受众参与为基本原则,以活动带动一系列旅游消费和吸引投资、进而带动当地国民经济增长为最终目的的所有活动的总和。[8]而戴光全等在《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一文中指出西方学界常常把节日和特殊事件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称为“节事”。[9]陆伟峰在《上海旅游节”游客动机的多元分析》(2003)提及,正如英国学者 Hall所说:节庆旅游的研究在概念、分类、理论上存在了许多问题。节庆的范围有大有小, 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概念, 这一点从对节庆的分类中也有反应,对节庆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其依托的资源进行。[1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