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消费者体验的主题乐园酒店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体验经济时代到来,主题酒店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对酒店文化体验的需求但仍存在发展问题。主题乐园酒店是主题酒店中特殊且重要的类型之一,在旅游住宿市场表现抢眼,将成为国内主题酒店行业的引领者,并持续推动中国主题酒店的转型升级。本文从消费者体验的角度切入,对主题乐园酒店进行案例分析、调查研究,分析主题乐园酒店在满足、完善、丰富消费者体验方面的独特优势,剖析现阶段主题乐园酒店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参考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消费者体验; 主题酒店; 主题乐园酒店; 发展策略
一、文献综述
(一)主题酒店的概念
主题酒店英文叫Theme hotel或Themed hotel,用得比较多的是Themed hotel,从语法的角度解释更为贴切——被主题化的酒店。在国外,针对主题酒店开展研究的学术成果较少,主题酒店只是独特概念酒店(Unique Concept Hotels)中的一种,Franchetti(2005)指出独特概念酒店主要包括主题酒店(Themed Hotel)、精品酒店(Boutique Hotel)、生活方式酒店(Lifestyle Hotel)、设计酒店(Design Hotel)、联合品牌酒店(Co-Branded Hotel)及优质服务酒店(Service Quality Hotel)等,而且这些酒店类型在本质上的区别很小,尤其是主题酒店和精品酒店。国外学者更多的是对精品酒店(Boutique Hotel)的研究,主要有:Baumann(1999)、Blank(1999)、Miller(2001)等。
对于主题酒店的概念界定,国内学者主要是从主题性、酒店自身或顾客角度、体验性等方面进行,不同学者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欧荔(2003)认为主题酒店是指其建筑风格、装饰艺术以至服务项目突出表现某一特定主题的酒店。主题酒店创造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极具个性化的服务,使客人获得富有个性的文化感受和印象深刻的快乐体验,获得知识。秦浩,孟清超(2004)认为主题酒店是指在建筑风格、装饰艺术、文化品位、市场定位和服务特色等方面围绕某个特定主题展开的酒店。李原(2005)认为主题酒店是指以酒店所在地最有影响力的地域特征、文化特质为素材,来设计、建造、装饰、生产和提供服务的酒店。其最大特色是赋予酒店某种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建设具有全方位差异性的酒店氛围和经营体系,从而营造一种无法模拟和复制的独特魅力与个性特征。魏小安(2005)认为,主题酒店是以文化为主题,以酒店为载体,以客人的体验为本质,上述三句话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主题酒店的基本定义。主题酒店有着特定的主题,主题体现在酒店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上,体现于特定的文化氛围,顾客能从中获得富有个性的文化感受;同时酒店将服务项目融入主题,让顾客获得快乐、知识和刺激。主题体现在酒店的各个方面、各个功能层次上及体现于特定的文化氛围中,顾客从中获得富有个性化的文化感受,酒店以个性化的服务取代刻板的、模式化的服务,让顾客获得享受、知识、回味无穷的快乐。邹益民,彭雪蓉(2008)对主题酒店的定义是以某一素材(历史、城市、故事等)为主题,从硬件(建筑、装饰、产品等有形)到软件(氛围的营造、服务等无形方面)围绕主题进行经营,从而带给顾客有价值的、难忘体验的酒店。周亚男(2013)认为文化主题酒店是指在酒店的软硬环境中注入某一文化主题,并将该文化主题系统化,使顾客获得个性化体验的酒店。
通过对关于主题酒店概念文献的整理,可以看出,国内的理论研究相比国外较为丰富,各学者对主题酒店的概念界定众多没有达成统一,但都包括了主题特色、顾客体验、文化感受等特征的描述。
- 主题酒店的特征
关于主题酒店特征的描述,国内学者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认为主题酒店的特征表现为文化性,通过主题化渗透到酒店的各个方面,使其充分展现主题文化的特点(郭松林,2005);第二种认为主题酒店的特征表现为差异性或定制化(吴明,2001);第三种认为主题酒店的特征表现为差异性和体验性(王馨娜,2005);第四种观点则认为主题酒店的特征表现为文化性、差异性(季哲文,2003);第五种观点则是认为主题酒店的本质是文化性、差异性、经济性(欧荔,2003);第六种观点则将主题酒店本质仅归为体验性(魏小安,2005);最后一种观念获得较多认可即主题酒店的本质归结为差异性、文化性、体验性。差异性追求独特,是酒店的战略出发点文化性追求内涵,是酒店执行的具体战术和手段体验性追求效果,是酒店的最终目标。差异性、文化性、体验性三者相互渗透(彭雪蓉,2008)。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