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变革的劳动关系发展趋势梳理文献综述

 2021-10-24 15:41:53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建立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其和谐稳定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劳动关系运行受到多种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当前,技术变革的影响尤为显著[1]。劳动关系发端于市场经济体制,西方国家漫长的市场经济历程以及交替重叠的技术革命为劳动关系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现实基础。经过学者们的不懈努力劳动关系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集中在就业、职业结构、工作特征、工人技能、工会和人本主义雇佣规则等六大方面[2]。同时,劳动关系也在不停的发展变化,有其特定的演变过程,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称谓,其称谓的变化也体现其时代的特征[3]。最后,新时期的背景下开启了新的奋斗目标与使命,也必然影响了劳动关系的新走向新趋势。

一.技术变革与劳动关系

第一,技术变革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数量和需求结构的变化。技术变革包括技术进步与技术退化,绝大多数的技术变革都属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有中性与非中性之分,前者不会引起剧烈变化,而后者则会引起要素生产效率变化,要素相对价格、投入比例与市场供求变化[4]。Acemoglu(2002)将非中性技术进步称为偏向型技术进步,并将其细分为劳偏型资本偏向型和技能偏向型三种[5]。当某一地区大范围推进劳动偏向型技术变革时,必然会引起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需求增加、供求关系失衡,这不是技术变革的主流。当资本偏向型技术变革成为主流,资本需求增加,劳动需求萎缩,大范围失业即将开始;当技能向型技术变革成为主流,技能劳动力需求增加,结构性失业则开始凸显[6]

第二,技术变革使得劳动力市场职业结构也呈现很大差异。在2O世纪之前,Alan Manning(2004)认为技术变革主要围绕机械、机器的发明创新进行,产品生产依靠工人操作机器完成。由于技术创新速度比较缓慢,劳动力市场以中低技能职业为主[7]。进入20世纪之后,Abbott(2006)曾写道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将生产任务分割为无数个工序,操作技能要求大大降低。技术与技能之间呈现出替代性关系,技术变革的去技能化 (deskilling)特征极为明显[8]

第三,技术变革导致了工作特征的变化,技术形态不同,人们的劳动过程大不相同。Toby D.wall(1990)等人认为,技术本身是工作特征的主要(但不是绝对)决定因素[9]。技术变革对人类工作特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作方式、工作类别、工作自主性等方面。

第四,在技术变革交替进行中,劳动者的劳动方式与劳动内容在不断变化,工会的职能发挥也在悄然变化。谢富胜,黄蕾(2005)写到自20世纪中后期信息革命发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生产方式开始由福特制转向后福特制[10]。生产方式改变带来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工作内容、工人技能的异质性,工人阶层内部分化加剧。在新的技术环境下,以集体目标为谈判宗旨的工会逐渐失去优势,随之而来的是分散化谈判在工作场所的盛行,以及非工会化工人正在取代工会化工人[11]。多个西方国家的工会化密都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技术变革在其中的贡献不容小觑。

最后,王剑,李国正(2016)提出技术变革影响了组织雇佣规则的制定。以分工为基础的技术变革能够快速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组织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围绕着经济目标,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雇佣规则,为获取利润最大化提供制度保障[12]

二.劳动关系发展历程

黄田琪(2018)写到从公开发表的研究来看,劳动关系的概念称谓并不统一,产业关系、劳资关系、劳动关系等被当作同一个概念和范畴,在任何时期任何背景下,不加区分地混然使用[13]。客观地说,产业关系、劳资关系、劳动关系并不是在所有时期、所有地域范围内都具有一成不变的内容,而是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这一演变过程也体现了这些称谓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及其自身内容在不同时刻的主要特征[1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