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思维差异性视角下的敬业度内涵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2021-10-25 21:04:30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引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员工敬业度已成为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然而,盖洛普公司的行业敬业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企业的敬业员工比例仅6%,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与我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及经济转型期的现状产生冲突。

究其原因,中西方对于敬业度有着不同的定义与测量方法,西方对于敬业度的测量主要关注工作本身,而中国员工对敬业度的关注则是爱岗、敬业和报国的内在黏合。

本研究将深入研究中西思维差异性视角下的敬业度特征、维度,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员工敬业度的基本内涵,发现敬业度水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提高对策,以提升企业绩效、增强企业竞争力,对于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敬业度概念辨析1、西方关于敬业度概念的表述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兴起,Kahn最早从角色中的自我理论出发,将敬业度定义为组织成员将自我投入到工作角色中,在情感、认知及生理方面积极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在其中展现自我的程度。

Schaufeli等人从工作倦怠(精力耗竭、愤世嫉俗以及低效率)的反面,提出工作敬业度是种积极、充实并与工作相关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奉献、活力及投入。

Rich强调工作敬业度不仅表现为员工积极的心理状态,还包括认知以及行为的投入。

Saks则认为敬业度是指员工在体力、认知和情感上对所从事的工作和服务的组织的投入程度。

2、中国关于敬业度概念的表述中国对于敬业度的关注由来已久,可从传统文化中具体体现。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将敬业与道德相联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