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6524字
国内外同类研究综述
一、关于信贷消费行为研究
关于信贷消费行为的研究国外很早就有相关的研究理论,比如Bacchetta和Gerlch(1999)关于信贷和消费的模型,解释了信贷市场放宽时的美国,也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消费大幅增长的原因。国内学者的研究虽然相对较晚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和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外相关理论的成熟,我国学者对于信贷消费行为的研究也有很多的可供借鉴之处。
消费信贷是由金融机构用来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且以特定商品为对象的贷款服务,它是一种以刺激消费者为目的、以消费者未来收入作为保障的信贷方式。 [4]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网络的迅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人们的消费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而且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消费观念也由过去传统的有钱再花向先满足需求再还钱转变。刺激消费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动力,也成为调整经济结构的要求。各种刺激消费的方式也渐渐发展兴盛,信贷无疑是刺激消费的一大主要手段,而且对于一些大型的消费比如房产、汽车等,信贷既能“花今天的钱,愿明天的梦。”也无需具体抵押品。这使得一些目前没有存款或者没有足够支付能力的人也能满足需求。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对于贷款消费的研究才渐渐开始,董寿昆(1983)论述了储蓄和消费信贷的特点和功能、消费信贷的资金来源以及银行在信贷消费中的关键作用,他认为居民储蓄于居民消费信贷的耦合作用能够踢狗消费资金利用率,加速社会消费品流通。本世纪以来对于信贷消费的研究层出不穷。
(一)影响消费信贷的行为因素研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消费者的人格特质也是影响消费信贷决策的重要因素。Livingstone and Lunt(1992)从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个人债务问题,表明社会人口因素对负债和偿债行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一些深层的心理因素,如控制点( locus of control)、消费快感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Tokunaga (1993)、Watson(2009)研究的结果表明,那些无法有效控制自己财务状况的消费者一般呈现较强的外控性(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低效能、认为金钱是权力和威望的来源,很少储蓄,低风险承受和高感官刺激的倾向,更容易对财务状况感到焦虑。相反,那些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金钱和借贷行为的消费者,往往呈现较强的内控性( 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高效能,对自身的控制能力较强(Romal and Kaplan1995; Baumeister,2002)。[9]
刘新云从消费者方面入手研究了制约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的深度发展的因素。认为消费者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居民消费信贷行为意愿不强,而行为意愿的强弱主要受消费者的收入预期、消费者的支出状况、消费金融意识、经济金融知识水平、消费信贷成本和传统消费观念等因素的影响。[5]引入计划行为理论(TPB)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居民消费信贷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并将影响居民的消费信贷行为意愿的变量分为行为态度变量(融资偏好)、主观规范变量(社会消费观念)和知觉行为控制变量(消费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信用卡使用情况、家庭支出、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和户口状态)。经过实证研究并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得出结论,当个人态度是强有力的时候,个人态度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个人行为。经济和科技逐步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大幅上升,居民的信贷消费愿望越来越强,受到家庭支出等制约因素的影响较小,绝大多数居民有着强烈的消费意愿而且是基于理性思考的。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