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目前国内外企业信息化的研究的文献主要分为企业信息化影响因素、信息化与企业竞争力、企业信息化评价三个方面。
一、关于企业信息化影响因素研究
Swanson(1994)根据业务驱动和技术驱动的区别,全面分析了企业信息系统开发、建设的各种影响因素,例如企业规模、业务类型、信息部门的业务导向等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Swansont.、Ramiller(1997)首次分析了组织愿景对企业信息化创新的作用,并详细论述了组织愿景与企业文化、技术环境、业务选择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C.Watanabe(2002)从制度层面分析了制度弹性对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并指出制度弹性与企业信息化演进存在动态交互影响。欧阳锋、李运河( 2005 )认为,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不断演进的过程,其演进是企业内外部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企业外部因素有企业经营环境、政府政策措施和信息服务商的支持三个方面;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企业的发展阶段、企业信息技术投资、企业家角度变化、管理者素质和员工信息意识。孙谦( 2007 )通过构建中国竞争环境与企业信息化态度关系模型, 发现企业信息化态度受企业竞争环境的影响, 不同竞争环境下 对企业信息化态度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也不同 。田安意 ( 2008 ) 在信息化动力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把企业信息化关键要素分解 为动力和阻力两大因素。章剑(2018)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因 素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管理信息建设成本与投入出入过大、缺乏正确的企业管理信息化认知、企业管理信息化缺乏健全的法律保护是影响企业信息化的四个变量。
二、关于信息化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
Parsons(1983)对信息技术与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初探,此后Porter、C.Wiseman等对信息技术与企业竞争力、竞争优势展开了进一步研究。Porter(1985)将企业竞争优势归结为成本领先、差异化和专业化三种形式,并且成本型竞争优势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最主要体现。C.Wiseman(1988)在Porter的成本型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认为战略信息系统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最主要体现在差异化领域。国内专家谢康(1999)指出信息技术主要通过七种途径提升企业竞争力并获得竞争优势,并且通过构建两阶段模型来揭示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谢康、乌家培、陈禹(1999)对Porter和Wiseman的成本型竞争优势理论进行了补充,通过“企业成本相对收缩”和“无边界扩张竞争优势”两个概念解释信息技术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姜继忱、张同斌(2008)引入经济学、价值链相关理论分析信息化通过价值链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的机理,并从降低成本、提高差异化、组织绩效、创新和信息化外部性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
三、关于企业信息化评价研究
国内外关于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成果较多,马克卢普(1962)提出了一套对信息经济规模的评价理论与方法。此后,Porat(1977)首次提出将信息产业划为第四产业的思想,且较系统的提出了可操作的信息化测评方法。与此同时,日本经济学家小松畸清提出了信息化指数法,以及后来增添了各产业信息装备率构成的新信息化指数。Shen、Zhang(2005)等从企业信息化资源角度分析其与企业绩效的关联,同时,通过选取的481一个样本企业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企业信息化资源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国内学者梁滨(1995)在人本管理思想的指导性,从生产过程信息化、流通过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组织结构信息化和生产要素信息化五个方面构建了我国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陈晓红、刘磊辉(2003)结合模糊理论对信息化建设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从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用以对信息化建设进行评价。汪莹(2006)运用现代数学理论和现代评价理论与方法,把模糊评判、 灰色理论和AHP三种方法进行结合,构建了企业信息化综合评价的三元整合模型。赵楠、张聪慧、郭伟(2010)引入计量经济学得Granger因果分析模型、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以及协作理论,从多角度、多层次对信息化投资价值与绩效评价进行了定量的分析。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