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身份认证技术发展现状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25 11:03:40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社会信息化普及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信息安全,而身份认证技术正是保障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对于保护用户私密信息,防止用户资料被他人非法获取并从中牟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身份认证技术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确定操作者身份的过程。在计算机网络中,用户的信息是由一组特定的数据来表示的,身份认证技术可以确保操作者的物理身份和数字身份相对应,进而确保操作者具有合法权限,有利于保障操作者的信息及隐私。

从个人角度来讲,如果无法做好身份认证方面的有关工作,轻则出现个人信息泄露,重则危害个人生命财产安全。从国家角度来讲,身份认证更是举足轻重。涉及到国家机密,如果一些领导人的相关信息被窃取,不法分子就很有可能利用他们的身份权限去获取国家机密,不利于保障国家安全和建设和谐社会。

通过对目前网络身份认证技术发展现状进行较全面的研究,对各类最新的认证技术的应用范围及优势劣势进行深入的探讨,可以为不同类型和级别的网络系统所采纳的身份认证技术提出合理化参考意见和建议,同时帮助操作者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信息,维护互联网安全,促进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1. 研究现状

身份认证技术经历了三代的发展,第一代以静态密码技术和动态密码技术为代表突出表现在账号 密码以及短信验证码的形式,到目前已经比较成熟。

第二代以PKI技术为代表,如USB Key、eID等。美国重点研究基于PKI框架的FICAM数字身份认证方案,目前在政务领域卓有成效。FICAM的前身是美国网络安全委员会CNSS在2008年前后提出的ICAM(Identity Credentials and Access Management),目的是在美国涉密信息系统中建立统一的身份、证书和访问管理系统,解决联邦涉密网络间的协同工作和身份认证问题。欧盟则将研究重心放在eID电子身份认证上,在民用领域成果斐然。eID采用高强度机制,可以确保密码信息无法被读取、复制、篡改或非法使用,从而保证持有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代则是在以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的生物识别、量子加密技术为主。中国互联网企业有着极为庞大的网络身份认证能力,微信小程序涉及方方面面,电商平台收集大量信息的同时由于查收网络支付,用户所提交的信息几乎都是敏感信息,而第三代身份认证技术的兴起多是为了针对现在越来越方便快捷的智能手机APP,这些技术较以往的身份认证方式更加新奇和安全。

  1. 研究内容

本课题旨在研究网络身份认证技术的方法以及发展趋势,对最新的网络身份认证技术进行归类和总结,为不同类型和级别的网络系统所采纳的身份认证技术提出合理化参考意见,帮助操作者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信息,维护互联网安全,促进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本课题所研究的具体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 对目前的网络身份认证技术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并对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发现现有的网络身份认证技术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基于口令的身份认证技术,主要有以账号 密码来验证的静态口令和以短信验证码为代表的动态口令;二是基于智能卡的身份认证技术,最广泛的就是银行卡;三是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技术,如手机指纹识别和面部识别。

  1. 现有身份认证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通过对以上三类身份认证技术分别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发现,目前的身份认证技术在一些方面可能还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密码过于简单或者短信泄露从而出现账号密码被盗取,智能卡在携带过程中可能出现遗失的情况,指纹或者面部识别精准度难以确保,国家没有出台身份认证技术相关标准和规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