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被普遍应用,人类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一方面,网络依托其高效快捷的信息服务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拓展了人们与社会的沟通渠道。
另一方面,互联网也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及思想观念。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TC)发表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0%。
迅猛发展的网络技术让信息的全球共享成为现实,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开放性是互联网络的巨大优势,但同时蕴藏着的风险也使互联网不易被监管。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平等交流的平台,然而由于网络媒体的局限性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网民的意见表达缺乏理性,激进的看法、博眼球的言论被无限放大,最终导致网络舆论倒向一边而引发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作为一种新型的暴力并没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所好转,反而愈演愈烈。
网络暴力行为从一开始的舆论引导最终变成对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这不仅网络暴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当事人的身心健康。
网络暴力行为蔓延到现实社会,扰乱了正常的网络秩序,增加了政府网络监管的难度,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政府作为集政治统治职能、社会管理职能于一体的公共管理者,就其本身而言,网络有利于社会管理者把握全局,加速反应,宏观调控;另一方面,如何更好地发展网络,利用网络,消除网络发展中出现的负面影响,是当今我国政府在不断深化改革,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