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及破解之道研究文献综述

 2021-12-22 21:54:51

全文总字数:5313字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地方财政无疑是地方发展的保证,城市的维护、建设与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在分税制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伴随着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与模仿偏好,土地财政一种地方政府以土地开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快速与直接的特点使它受到各地方政府的青睐,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地方政府的行为与央地关系等各方面。

同时,土地财政长久发展的负面影响与不可持续性,让人们开始忧心其未来并积极寻找破解之道。

想要解决问题,前提是要知道问题为何而来,将往何处去。

因此,关于土地财政这一问题,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究。

(二)国内学者其对概念与成因的探究 国内学者对于土地财政有着较为统一的理解,张盼盼在《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及对策探讨》中分析了土地财政的运行过程与框架,认为地方政府通过转让土地使用权来获取财政收入的方式就叫土地财政。

具体的说,就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是把土地当作物质基础,由此产生的利益分配与财政收支活动的关系,这也是现在学者们较为认同的一种解释。

对于土地财政的组成部分,刘玉萍在《经济增长中的土地财政依赖:度量、变化及后果》中提到的三部分论与陈志勇、陈莉莉在《土地财政:缘由与出路》中对土地财政划分的租、税、费三种形式都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同。

两者绝大部分相同,前者划分的土地出让收益对应后者的租、与土地有关的税收收入对应后者的税,剩下的土地抵押融资收益与后者的费(多指行政事业单位或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而取得的资金互为补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