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3888字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全文总字数:3888字
{title}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title}文 献 综 述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今社会,各种因地方领导干部欺上瞒下,互相包庇,弄虚作假的失职,渎职行为而造成的一系列重大恶性事件屡见不鲜,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上万婴幼儿因食用问题奶粉住院, 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住宅大楼起火造成58人遇难,70多人受伤,2011年7月23日,温州动车事件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这一桩桩,一件件事件在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同时,政府的公信力和责任感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质疑,政府形象急剧下跌。为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进程,建设法治,廉洁,高效的责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我国行政问责制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当下有关行政问责制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学术研究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也陆陆续续加入到了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的队伍中,但是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起步时间较晚,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问责制度体系,还需要一段较长的过程。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公共行政权力的象征,政府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对人民负责为基本原则,政府的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因此,政府应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一切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重。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实施中央大政方针,加大对落实情况的督察力度,对执行不力,自行其是的,要严肃问责,确保政令畅通。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要强化行政问责,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由此不难看出,中央各届领导都把强化行政问责,建设责任政府摆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行政问责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对我国长久以来形成的传统官本位思想无疑是一个 巨大的冲击,它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我国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是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强化行政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能够提升政府官员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意识,从而提高执政能力和工作效率,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有利于促进行政观念的更新,弥补政府形象的缺失,提升政府公信力,塑造人民信赖的责任型政府。 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我国行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二. 相关研究综述 1.主要概念的界定 要对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首先就要弄清楚行政问责制的概念。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行政问责这个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在1985年美国学者JayM .Shafritz主编的《公共行政实用辞典》中,将其界定为有法律或组织授权的高官必须对其组织职位范围内的行为或者社会范围内的行为接受质问,承担责任。 对于行政问责制的概念,不同专家学者持有各自不同的见地。所谓行政问责制,我国学者周亚越教授定义行政问责制是问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针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而实施的,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结果的一种制度规范。罗希认为,行政问责制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媒介,公民等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并要求其对工作中存在的不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的一种监督制度。 综上所述,我认为,行政问责制就是指对在行政工作中因失职,渎职而造成行政秩序混乱,行政效率低下,贻误行政工作,并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和后果,甚至损害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通过进行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的方式迫使相关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的一种制度方式。 2.我国行政问责制现状 行政问责制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起源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问责制是西方国家追究官员责任最普遍有效的手段,国外很早就对行政问责制进行过系统全面地深入研究。 现在一般认为,2003年非典疫情的爆发,张文康等官员因瞒报虚报疫情和整治不力遭到问责,自此标志着中国行政问责制度序幕的拉开,问责风暴由此开始。2004年开始,问责制的研究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发表自己的见地,纵观这些论文,有的只是探讨了问责制的基本理论,有的则指出了问责制存在的问题,还有的则提出了完善问责制的相关对策。目前,我国山东,重庆等多个省市自治区已经全面启动了行政问责制的相关实施办法。南京,长沙等地陆续出台了地方性行政问责规章,但都出台地比较匆忙,存在一定的漏洞。 3.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国外,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研究比较晚,目前在行政问责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还没有完全成熟,我国行政问责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 问责事由的规定不够具体。 问责的事由是进行问责的首要前提,就目前我国已有的各种政策,行政法规和规章而 言,对问责事由的规定弹性太大,责任范围不明,难以认定,缺乏科学性。 (二) 问责责任形式规定不够全面。 完整的责任形式体系应该包括行政责任,道德责任,法律责任,政治责任四种,但是在当前的实践中,责任的追究和承担基本上是不完全的,对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的承担都是远远不够的。 (三) 问责的程序缺乏可操作性。 相对应的法律并不完善,这些法律法规中的漏洞让一些官员有机可乘,使他们纵使有违法渎职行为也不会因此而下台。 (四) 问责不公。 各个地方没有统一的问责标准,对于是否问责以及问什么责,处理不一。有些地方规 定行政问责制的对象仅限于行政首长,而有的地方则限于所有公务员。 (五) 问责不透明。 目前我国行政问责程序缺乏法定操作性,没有形成完整的程序链条,政府信息公开有限,公众缺乏知情权,启动程序不健全。 4.解决对策 鉴于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制定专门的,全国统一适用的法律法规。 立法机关要不断完善和细化法律,法规,使其适应社会的需求,并重点加强行政立法,用法律的形式规定政府领导干部及其他行政人员的行为,明确他们的责任。用专门的法律法规规范问责主体及其权力,明确问责客体及其职责,规定问责事由,构建完整的问责事由程序。 (二)加强行政人员的自律意识,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行政环境。 行政问责制的顺利进行,需要有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基础,目前社会上官本位思想依 然存在,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推行行政问责制的良好思想基础和社会氛围,要使领导 从父母官真正转变为人民公仆。 (三)确立科学合理的问责方式。 一是要遵循权责一致的原则,这要求问责方式在宽严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等级梯度。二 是问责方式要对权力主体所拥有的权力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三是要符合公开原则,行政 问责既是权力对权力的监督,也是权利对权力的监督,为了接受社会监督,公开是很有 必要的。 (四)建立规范有序的复出机制。 由于问责官员复出机制不健全,曾经在一段时间里,不少问责官员易地,易岗为官, 快速复出甚至升迁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建立规范有序的复出机制尤为重要。 (五)提高公众参与度。 当前形势下,实施行政问责的主体十分单一,受到像官官相护之类不利因素制约,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只有通过广泛的问责教育,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问责意识,使他们能够清楚知道自身的民主权利并善于运用,才能进行全面而有效的监督,更好地完善行政问责制。 参考文献 1. 周亚越: 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法律缺失及其重构 ,《行政法学研究》,2005年第2期 2. 高志宏: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实困境,路径选择与制度重构,《东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3. 吴红宇: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及完善,《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7月15日 4. 胡小杰:行政问责制的实施效果及其完善,《人民论坛》,2013年12月 5. 潘爱国: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发展与完善,《学理论》,2013年7月30日 6. Jay M.Shafritz.The facts on file dictionar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New York:Facts On Publication,1985,P125 7. 曾文君:《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研究》,中南民族大学,2012,(5) 8. 孟雷:《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3,(6) 9. 龙小泉:《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分析及路径选择》,湖南大学,2007,(4) 10. 陈慧斌:《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研究》,山西大学,2013,(6) 11. 宋书光:《我国行政问责制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郑州大学,2009,( 11) 12. 张妮:《我国行政问责制现状及对策研究》,西北大学,2010,(6) 13. 李克强:国务院第二次工作会议,《中国政府网》,2014年2月11日 14. 温家宝:政府报告《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3月11日 15. 罗希:《中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首都师范大学,2013,(4) 16. 朱逢春:论行政问责的现实困境与治理对策,《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17. 布穷:行政问责制度构建的困境与出路研究,《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7期 18. 马新民:行政问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19. 何晓娟:行政问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商界论坛》,2013年1月 20. 赵学通:行政问责制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郑州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