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社交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1-09-25 01:15:28

全文总字数:3808字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一、我国网络社交的研究背景:

网络社交,就是社交关系的网络化。在互联网领域,网络社交包括三层含义:社交网络服务、社交软件、社交网站。从社交行为方面看,社交网络服务是为拥有共同兴趣爱好或者活动的人在网络上创建了社区,将人们的线下关系链搬移到网上,再与其他人的关系链接交互而形成更大的关系链。从社交网络的实际应用来看,实际就是为人们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平台,把人们的线下人际交往变为线上人际交往,把现实中的生活圈转移到网络上,根据各自不同的爱好和兴趣重新建立社交圈,将人们单一的线性信息传播模式,发展成为多层次、多方位的网状信息传播模式。在新媒体时代,我国国内网络社交的典型代表有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等。结合其媒介特性和自身的独有特征,总结出网络社交的特征有:及时性与交性、多样性和开放性、自媒体性和自主性。

而且随着科技的创新发展,网络社交横向上不再局限于单纯的邮件传输,更是衍生出了Facebook、人人网、Twitter、微博、微信等更加方便和活跃的网络社交平台,纵向上,网络社交在单一的文字传输上更上一层楼,图片、视频等更加生动的交往应用于各个社交工具。尤其是社交生活极为活跃的大学生更是对网络社交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作为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网络工具的发展和转变影响着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利用网络展示自己,张扬自己的个性,又通过网络这个窗口去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情感宣泄等。大学生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十分依耐网络社交,但网络社交的部分信息也会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从大学生网络社交的影响入手,剖析其网络社交的利与弊,同时展望网络社交的未来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改变等。

二、文献综述

1、我国网络社交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及其特征

近些年来,我国一些研究学者已对我国网络社交的现状及其特征、面临的困境、以及对网络社交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改革和完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如大连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的佟西原在《手机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中表明的现状:1、大学生网络社交方式多样,如QQ、微信等。2、网络社交上交友圈很广,但以生活中的熟人为主。3、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频率很高。4、网络社交的性质特点:交往内容的同质性强,交往对象异质性强。(佟西原,2013)如西南政法大学裴子漪在《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中提到,目前大学生网络社交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交往角色的匿名性。2、交往过程的开放性。3、交往关系的平等性。4、交往范围的广泛性。5、交往方式的间接性。(裴子漪,2013)

2、我国大学生热衷于网络社交的原因

其原因既要从大学生群体这个主体出发,也要从网络社交这个客体考虑。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及其自身的心理特点,网络社交方式的特殊性,以及当代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等都从某方面说明了大学生使用网络进行社交的原因。如温州医科大学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的夏梦甜,杨漫欣发表的《大学生社交网络的使用及其对社交能力的影响》这篇文章,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2、大学生网络社交的心理分析。如大学生追求时尚尝试新鲜的心理;大学生网络社交中自我认同的心理;大学生人际吸引和自我表现心理。3、网络社交满足了大学生的社交需求。如满足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满足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角色变换;满足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多样心理需求。4、周围环境的局限性。(夏梦甜,杨漫欣,2014)

3、网络社交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