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病害调查——2018-2019南通地区南美白对虾苗种肝肠胞虫携带情况调查及分析文献综述

 2023-09-08 09:10:34

文献综述

南美白对虾,又名万氏对虾、白对虾,原产于中、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温暖水域,与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并列为世界三大养殖虾类,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近年来,因其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耐高密度养殖、肉质鲜美、含肉率高等特点,逐渐成为我国重要养殖虾种[1]

南美白对虾蛋白质含量高,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同时,南美白对虾也是一种具有较强保健功能的海产资源。研究发现南美白对虾的氨基酸种类齐全(含有18 种氨基酸),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比如亚麻酸、DHA、EPA等,其中DHA 和 EPA 是人体必需脂肪酸[2],对人体细胞膜功能和基因表达有重要作用[3],能促进儿童智力发育并对心血管疾病和老年性痴呆具有疗效,此外它们还具有较好的抑癌效果[2,4-6],除了上述这些,南美白对虾还富含钾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均对人体健康有利。

自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首次将南美白对虾从美国引进,在我国研究推广至今,已有25年。近几年来,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及推广面积的增大,南美白对虾产量年均保持7%~8%的增长速度且占对虾产量的比重越来越大[7]。而虾肝肠胞虫作为养殖对虾的重要病原,近年来各地都有检出的报道,且呈上升趋势,该寄生虫正严重威胁着整个对虾养殖产业的发展。EHP可引起养殖对虾肝胰腺微孢子虫病(HPM),主要病征为对虾生长迟缓、大小规格不齐,通常要经过2 ~ 3个月饲养才呈现明显的症状,常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7]

从2004年首次发现至今,对虾肝肠胞虫(EHP)已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来。中国、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委内瑞拉等多个国家已有EHP感染的报道[8]。在我国,广东、浙江、天津、河北、辽宁、江苏等地的养殖对虾中均检测出EHP。浙江省2015年上半年凡纳滨对虾虾苗 EHP携带率为23.1%[9]。2015年辽宁省26个凡纳滨对虾病样中EHP检出率为34.6%[10]。2016 年粤西对虾样品的EHP检出率为41.38%[11]。河北省2017年凡纳滨对虾HPM发病率为3.58%[12]。天津市2015 年~2017年养殖对虾及饵料生物样品中EHP的逐年检出率依次为56.96% 、69.52% 、29.28%[13]

EHP主要感染对虾的肠道表皮及肝胰腺,富集于肝胰腺小管上皮细胞。感染特点是病变组织肿大,在肝胰腺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内存在着嗜碱性包涵体。与其营胞内寄生生活相适应的,EHP丢失了糖酵解功能,能直接从宿主细胞获得能量。EHP的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垂直传播,即通过亲虾传播给子代;另一种是水平传播,经口摄食寄生EHP的鲜活饵料、病虾、死虾或环境中的孢子体而感染[14]。通过肌肉注射、口服、与 EHP阳性虾同池饲养等途径,对健康虾进行EHP感染试验[15],发现该寄生虫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可通过多途径传播,能在虾的消化器官细胞内大量繁殖,吸收营养,从而影响肝胰腺和肠道的正常消化吸收功能,使被寄生的虾类生长发育受阻碍,严重时可导致其生长停止[16]。对虾感染 EHP 后不表现出明显的疾病症状,摄食正常,肠胃充满食物,不出现大批死亡,严重时肠道发炎,肝胰腺萎缩、发软,颜色变深,个别病虾可排白便。发病对虾生长速度缓慢或停滞,但个体差异大,50%~60% 的对虾体重停滞在4~5 g,直至养殖周期结束[17]

目前关于EHP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组织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组织学方法是通过组织切片,HE染色,再进行显微观察,揭示疾病引起的组织病理变化及器官损伤机制的方法。但这种方法方法检验耗时长,操作繁琐,当病原含量低或处于潜伏期时,容易漏诊或误诊,因此需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做出明确诊断。目前国内外已有很多分子生物学方法用于检测EHP,主要有原位杂交技术、套氏PCR以及Taqman荧光定量PCR。Tang 等[18]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特异性检出对虾组织、粪便和养殖水体中的 EHP。雷燕等[19] 根据GenBank中对虾肠道上皮细胞的EHP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优化PCR扩增条件,建立了EHP PCR方法。最低可检测出约100 fg的 EHP 基因组 DNA,可用于EHP感染初期或处于潜伏期幼虾、亲虾,以及池塘底泥、水质的检测。而Taqman荧光定量PCR,是以虾肝肠胞虫的保守序列为靶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0和 Primer Express 2.0软件分别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将虾肝肠胞虫目标片段克隆到pMD 19-T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然后以10倍梯度稀释的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重复性实验表明,该方法具备较好的特异性、灵敏性是对 EHP 标准质粒的检测灵敏度高10倍,可为EHP的快速检测和监测提供参考[20-21],同时这种方法在实验室使用也比较普遍。

然而“防大于治”,为了EHP感染的风险,主要还是要做好防控措施,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养殖工具,以及饲喂鲜活饵料等环境因素的严格把关,对控制对虾EHP感染极为重要[16]。应该要加强苗种检疫,选择不带病原的苗种。养殖户在购苗时应主动抽样,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验,采购检验合格的苗种。其次,对于曾经发生过对虾生长缓慢的养殖池塘,应采集有代表性的底泥进行检测,对于EHP阳性的底质必须进行严格的清塘灭孢。车间水泥池也应彻底消毒,清洗干净,晾干。进排水系统也要合理设置,对于浮水井或外海水,需经砂滤、蓄水池沉淀、曝气、消毒等处理后方可使用;池塘排换的养殖尾水,需经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防止病原在不同养殖池塘或养殖场间传播。

近年来,EHP的流行和传播对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已成为导致对虾生长缓慢的主要病原。虾急性肝胰腺坏死/ 虾早死综合症(AHPND/EMS)、虾肝肠胞虫病等新发疫病的发生,更加重了养殖企业的风险和负担,使得我国对虾养殖成功率逐年下降,严重影响了对虾进出口贸易和对虾养殖产业的发展。尽快建立病害生物防控关键技术标准,加强对虾养殖环境保护,繁育SPF对虾苗种,改进EHP检测技术,实时监控疫情,可以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损失,同时提高虾苗质量,有效保障对虾养殖的健康发展。

资料编号:[6710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