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型珍稀濒危树种研究进展
摘要:珍稀濒危植物是种群数量少,野外种群不增或逐渐减少达到了极限,种群大小进一步减少将导致物种灭绝,在短时间内灭绝率较高的物种。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至关重要,国内外都在通过不断的研究来为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珍稀濒危植物在群落更新演替和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因此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对为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至关重要。
关键词:珍稀濒危植物;化感作用;水杉;银杏
一、文献综述
1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
珍稀濒危植物是种群数量少,野外种群不增或逐渐减少达到了极限,种群大小进一步减少将导致物种灭绝,在短时间内灭绝率较高的物种,如果这样的物种又是小种群,我们常称之为濒危物种(陈领,1999;林大影,2008)。在濒危等级的划分上,不同国家和国际组织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划分,也造成了大一珍稀濒危植物不同的概念和评价体系(成克武和臧润国,2004),美国和加拿大采用量化的标准来评价,澳大利亚将濒危范围限于本土物种等(林大影,2008)。《中国植物红皮书》认为物种分布的显著或全部范围内都有随时灭绝的风险,分布地域狭窄,生长稀疏,个体或种群数量少,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丧失或过度开采,生存面临濒危的植物(傅立国,1992)。
2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
国内外为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根据植物受危程度,种群大小等划分不同等级。国际上根据植物所受威胁程度和状况的不同,将珍贵稀有种分为:灭绝种(Extinct species)、濒危种(Endanger species)、易危种(Vulnerable species)、稀有种(Rare species)、未定种(Indeterminate species)、非翔实种(Insufficient species)等,我国根据国际划分标准,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订了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的分类和保护等级,分为“濒危”(endangered)、“稀有”(rare)、“渐危”(vulnerable) 三个等级(吴小巧,2004)。在珍稀濒危植物的研究中,一些方法被不断地应用。如种群生存力分析法(PVA)通过建模预测种群动态,制定最小存活种群率和种群在一定时间内的灭绝概率;复合种群理论关注物种在一定区域尺度上不稳定的种群动态,重点关注物种的迁徙和续存状况;3S(RS、GIS、GPS)技术用新技术来实时监测种群的动态变化,建立濒危数据库,预测种群的变化。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至关重要,国内外都在通过不断的研究来为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3 珍稀濒危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