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依赖及其对学习倦怠的影响
摘要:随着手机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陷入“手机依赖”。本文从手机依赖的界定,手机依赖对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以及相关手机依赖评估量表三个方面对已有的研究进行介绍。并联系学习倦怠,对手机依赖和学习倦怠的相关性研究进行总结。
关键词:手机 手机依赖 量表 学习倦怠
智能手机以及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得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手机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不健康使用手机带来的问题同样日益突出。大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而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更易受到其负面影响,手机依赖即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手机依赖已经成为继网络成瘾后的又一新的行为现象,给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既干扰了正常的课堂秩序,也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会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厌学情绪。甚至有些青少年学生玩手机到深夜,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精力和身心健康。
- 手机依赖的界定
手机依赖也可称为“手机成瘾”、“问题性手机使用”或者“手机焦虑症”等。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尚未对此形成统一的界定和诊断标准。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方面对手机依赖进行界定,因此手机依赖的定义各不相同。
曾红[1]在对于广东省手机依赖现状调查中,对“手机依赖症”的概念为:一个人在手机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依赖的现象,表现为当无法使用或忘记携带手机时,会出现情绪的极端变化,如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即可称之为“手机依赖症”。梁娜、杨烁[2]使用了“手机依赖综合征”把手机依赖看做一种焦虑、期待,表现为心理渴求和心理依赖。以上等研究者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手机依赖是一种类似成瘾的行为,依据症状对手机成瘾的概念进行界定。
另一类研究者从行为学角度出发,将其界定为不恰当或过度使用手机的行为。师建国[3]对“手机依赖性”定义为手机依赖症是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Billieux,etal.[4]认为是对手机的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行为。例如:打扰他人的社会活动、开车打电话导致注意力降低等。在本研究中,对以上各种定义进行了解分析,采用王小辉[5]对“手机依赖”作为手机过度使用的命名:个体由于手机使用行为失控而呈现出的一种痴迷状态。手机依赖的个体会表现明显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改变,严重时,可能会造成个体社会功能损伤,影响其正常生活。其最明显的特征是个体能清楚地意识手机使用失控将带来严重后果却难以自拔,而当个体试图减少或停止使用手机时,会出现明显的戒断反应。
- 手机依赖测量与评估
关于手机依赖测量工具方面,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普遍使用的量表,多采用自编的问卷或量表。
2004年,Woong Ki Park编制了手机成瘾量表,该量表包含戒断性(withdrawal)、耐受性(tolerance)、减少使用(cutting down)、无节制使用(unintended me)、 时间耗费(time spent)、持续使用(continued use)、取代其它活动(displacement of other activities )共7条成瘾标准[6]。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