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自我管理研究概要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快,高血压已成为慢性病首发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也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高血压的主要病因有:肾脏排钠功能下降,导致血容量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肿胀,血管腔狭窄,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传统药物治疗尽管能够在短时间内降低患者血压,但是综合治疗情况还存在一些问题,治疗效果并没有达到理想标准。2003年WHO就提出,改善慢性病的自我管理状况是提高患者健康水平最有效措施。通过合理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使其改善不良的饮食结构和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压。高血压是一种需要患者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慢性病,在患病过程中,患者有控制和管理疾病的潜在能力,能够胜任疾病管理和治疗的责任,因此,本文对于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及自我管理行为影响的研究,不仅可以使患者以及医生重新认识到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对于提高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健康教育; 高血压; 自我管理;疾病认知
(一)高血压发展趋势
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给全世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系统增加了沉重负担。高血压是各类致死、非致死性心血管和肾脏事件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且预计到2025年,全球范围内高血压发病率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30%[1]。虽然多年来无数医疗管理者和研究者对高血压的疾病预防和管理做了不懈努力,但是一份涉及 17 个国家的统计数据表明,高血压患者疾病知晓率为 47%,仅 41%的患者接受治疗,并且只有13%的患者血压控制在 140/90mmHg 以下[2]。2014 年国内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成人高血压发病率为 29.6%,知晓率和治疗率分别为 42.6%、34.1%,控制率仅为 9.3%[2]。通过国内外统计数据比较发现,我国高血压治疗、控制指标明显低于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加上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实际患病及病情未受控制的人数将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存在诸多不利血压控制的现状,如经济发展带来的营养过剩、久坐的生活方式以及有待完善的卫生保健体系等[2]。因此,未来我国高血压疾病防治相关经济支出和医疗服务负担状况不容乐观,迫切需要更多策略促进高血压的疾病控制。
2003 年 WHO 就提出,改善慢性病的自我管理状况是提高患者健康水平的最有效的措施[2]。2016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高血压的防治基础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自觉的改变行为危险因素。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使其改善不良的饮食结构和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压[2]。高血压是一种需要患者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慢性病,在患病过程中,患者有控制和管理疾病的潜在能力,能够胜任疾病管理和治疗的责任,因此,提高高血压患者健康水平的基础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3]。
(二)自我管理概念研究方面
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是指个体主动应用认知及行为策略对自身的情绪、行为、思想以及所处环境等进行目标管理的过程。从医学的角度上讲,自我管理是指通过患者自身的行为来监控和管理自身疾病的征兆和症状,保持和增进自身健康状态,减少疾病对自身情感、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的影响,并持之以恒的控制和治疗自身疾病的一种健康行为。美国著名的医生及营养专家麦肯道格尔(John McDougall)认为自我管理是个人在患慢性疾病的过程中,生理和心理行为慢慢向控制疾病症状、促进疾病治疗方向变动[3]。国际著名的公共全科医生Lorig 等认为,指导患者自我管理是患者系统性、计划性疾病护理的一部分,是卫生保健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协作活动。高血压患者接受自我管理支持和个性化医疗管理干预,促使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自身疾病,为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供持续动力,并带来长期的临床效益,包括医疗服务利用率和花费的下降,最终有助于延缓疾病病情进展、防范并发症的产生[4]。
(三)对于自我管理在高血压疾病当中作用的研究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