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二地居民高频听力损失现状及环境、行为方式因素分析文献综述

 2022-08-15 09:53:54

居民听力损失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 听力损失逐渐趋于年轻化,尤其是高频听力损失,相关行为因素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有效干预可控因素是改善听力损失的关键。本文就不同人群的听力损失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展开综述。

关键词 听力损失 现状 相关因素

听力损失为永久性听阈位移的一种,指由噪声或其他因素影响引起的不能恢复到正常听阈水平的听阈升高,属于不可恢复的改变[1]。根据WHO报道,全球已经有超过5.3%(3.6亿)的人存在听力损失的问题[2]。Adele M. Goman等[3]估计,在12岁以上的美国人中,轻度听力损失者大约为2540万,中度听力损失者为1070万,重度听力损失者为180万,极重度听力损失者为40万。而全国听力障碍与耳病调查总结研讨会上发布,我国有15.84%的人患有听力障碍。其中包括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损失[4]。现阶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耳机使用和鸣笛噪声均会引起听力损失。因此,减少这些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听力下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不同人群听力损失现状

1.1 一般人群听力损失流行病学资料

1.1.1新生儿及婴幼儿

沈志英[5]对襄汾县妇幼保健站出生的1624例新生儿在出生后48h-72h进行耳声发射(OAE)测试,发现全部病例中有1502例通过OAE测试,未通过的122例中有119例通过复查,3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即新生儿的听力损失发病率为1.85permil;。而栗向韶等[6]对太原市中心医院就诊的76例婴幼儿进行听力检测,发现听力正常20耳(13%),听力损失63耳(83%),就诊而未进行听力检查6耳(4%)。由于该研究结果是针对医院就诊人群,因此可能会高估了婴幼儿听力损失患病率。虽然新生儿及婴幼儿听力损失的患病率相对并不是很高,但新生儿的听力损失直接影响着后期的语言形成,语言发育不足,将会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因此,筛选出听力损失的患儿及对其进行早期的干预,预防他们的听力下降是宗旨。

1.1.2 青少年及青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