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综述
摘要: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戊型肝炎病毒是一种无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不同基因型HEV的流行特征存在差异。HEV自身无细胞毒性,通过宿主的免疫介导从而导致肝损伤。HEV属于急性自限性疾病,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较为常见,多呈散发性流行、也可引起爆发性流行。本病多发于青壮年男性,散发病例多发生于存在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慢性感染发生于免疫抑制的患者,而且可能会进展为肝硬化。其传播途径多为粪—口传播,通常由污染的饮用水传播。HEV 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有职业、受教育程度、在外就餐、洗手习惯、饲养、处理猪肉、猪内脏等。孙昼等[1]研究表明杭州市在外就餐及与他人共用水杯与发病有关系,提示杭州市社区中可能存在较多传染源,健康人群极易被感染。杭州市西湖区近年戊肝发病率呈上升态势,防控形势日益严重,应适时在高危地区及高危人群中推广戊肝疫苗接种。
关键词:戊型肝炎; 流行特征; 危险因素
一、文献综述
1 病原体
HEV属于肝炎病毒属中的肝炎病毒科,主要分为4个基因型:1型、2型、3型和4型。基因1型和基因2型仅发现于人,而3型及4型具有广泛地感染宿主,且是动物疫源性,基因3及4型可以在不同种属间出现交叉感染。
基因1型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的多个国家,代表株为缅甸株;基因2型主要分布于墨西哥和非洲,以墨西哥株为代表株;3 型为美国型,主要分布于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欧洲,造成散发性或慢性肝炎,包括美国株 US1、US2 和来自猪的HEV 美国分离株;基因 4 型主要是中国基因型。
根据最新的研究进展,其它禽类、鱼类和野生哺乳动物来源的病毒可能为新型HEV[2]。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axonomy of Viruses,ICTV)按病毒的分子结构对 HEV 分类提出了新的分类建议:将戊肝病毒科(Hepeviridae)分为2个属:正戊肝病毒属(Orthohepevirus)和鱼戊肝病毒属(Piscihepevirus)[3]。
2 流行特征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