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方法对金银双金属催化剂氧化CO性能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1-10-12 22:20:27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title}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title}

一、CO催化氧化研究背景

众所周知,CO 是典型的可燃、有毒化合物,化石燃料燃烧、化学工业以及机动车使用造成大量CO 排放,现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1-4]。 CO的低温( 100 ℃)消除在许多方面都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在 CO2激光器中气体的纯化、CO 气体探测器材料、呼吸用气体净化装置、烟草降害以及封闭体系(如:飞机、潜艇、航天器等)中微量 CO的消除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前景[5,6]。另外在燃料电池研究中, 通过低碳醇和烃类部分氧化或水蒸气重整制得的富氢气常含有约0.5~3% mol的 CO , 其存在不但会引起燃料电池电极中毒而且还会与H2竞争与氧的反应, 从而导致燃料电池的效能大幅度降低, 必须选择性消除CO[7,8],因此实现 CO 在较低温度下氧化转化已经成为催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二、研究现状

经过多年的研究, 已经发展出多种具有 CO 氧化性能的催化剂, 催化剂可按照不同种类与制备方法 进行分类 . 按种类可分为贵金属 ( A u、P t 、P d等) 、非贵金属 、分子筛及合金催化剂等 . 按催化剂制备方法可分为传统浸渍法 、络合浸渍法[9,10]

、共沉淀法 、沉积沉淀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 、离子交换法[11]、溶胶凝胶法[12]、电弧熔法[13] 、等离子溅射法[14]以及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15]等。目前制备方法的优化, 催化剂性能的提高, 机理方面的深入研究面向工业应用的催化设计CO氧化研究领域的前沿。

自从20世纪30年代研究人员首次发现过渡族金属氧化物对CO氧化反应有促进作用以来, 许多学者对该反应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入七十年代以后, 该反应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Haruta等[16]的研究发现, 当金以纳米颗粒高度分散于某些金属氧化物表面时, 对 CO 的氧化具有极好的催化性能. 随后的研究发现, 负载型金催化剂对于许多反应都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通过选择适当的载体可促进其催化效能的发挥. 以TiO2为载体的金催化剂, 对CO催化反应非常有效。研究者们都在不断尝试各种方法改善金颗粒在载体上的分散度,减小金颗粒的尺寸,发现载体的选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预处理条件都会催化剂构效关系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文献进行调研,发现几乎没有用直接浸渍法在TiO2上负载Au-Ag双金属的,2011年Zanella教授[17]等人首次报道了Au-Ag/TiO2用于CO氧化体系中,金属的担载方法用的是沉积沉淀法(DP),担载顺序是先Ag后Au,不同比例的Au/Ag催化剂颗粒平均尺寸在3.7-3.9 nm之间,小于Au/TiO2(4.1 nm),远小于Ag/TiO2(9.0 nm)。追踪这篇文献的引用文献,发现相关性研究不多,2013年山东大学徐宏教授[18]在 Chem. Commun.上用光沉积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1.480.05 nm的AuAg/TiO2,其在苯甲醇有氧氧化的体系中有着良好的表现。2012年Shiraishi教授[19]用共浸渍法在TiO2上负载了Au-Ag双金,用于光催化ethanol/O2生成H2O2,金属的平均粒径为13.8 nm。在TiO2上负载Au的文献不少,主要的制备方法是DP法,但是Haruta教授在2003年的一篇关于金催化综述的文章中指出[20],DP法存在着使用的盲区,对于活性炭和等电点小于5的金属氧化物载体,DP法是不适用的,而氧化钛的等电点在4.5-6.3之间,所以DP法在某些情况下适用性不好,这是其一;另外,2009年张涛院士发表一篇工作[21],用两步浸渍法(IMP)在几种不同惰性氧化物载体上负载了分散均匀、金属颗粒尺寸在3 nm左右的Au-Ag双金负载型催化剂。我们将其制备的催化剂结构性能与2011年Zanella教授中的催化剂做如下比较:

文献

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金属颗粒尺寸(550℃)

活性

Chem. Mater.2009,21,410418

Au-Ag/inert supports

(两步浸渍法,先Au后Ag)

3.40.8 nm

J.Catal. 281 (2011) 4049

Au-Ag/TiO2

(沉积沉淀法,先Ag后Au)

3.7-3.9 nm

而且该文献中所用的制备方法,首先对载体进行改性,在表面嫁接-NH2,利于固定Au,提高其分散度,而由于Au表面带负电,使得表面带正点的Ag 容易吸附在Au颗粒的表面,增加了Au-Ag的接触,利于反应物和电子之间的传输,从而更利于Au-Ag协同作用的发挥,这是其二;当然这篇工作是基于各种惰性载体上进行的,但是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分别采用沉积沉淀法和直接沉淀法, 制备了 A u-Ag/ T iO 2 催化剂,着重考察制备条件对于催化剂低温催化CO氧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合对催化剂的表征分析(TEM、XRD、BET、XPS),研究催化剂的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及实际应用打下实验和理论基础。

[1] Wolf . A , Schth. F . Appl Catal A : General [J ]., 2002,226: 1-13

[2] Thormabhlen P , Skoglundh M , Fridell E , etal. J. Catal [J ]., 1999,188: 300 -310

[3] GarcaM F , Arias A. M , SalamancaL N , etal. J. Catal[J ]., 1999, 187: 474-485

[4] Wu H C , Liu L C , Yang S M. Appl Catal A : Gener [J ]., 2001,211: 159 -165

[5] Yuan Y, Kozlova A P , Asakura K, etal. J. Cata l [J ].,1997, 170: 191-19

[6] Grisel R J H , Nieuwenhuys B E . J. Catal [ J ]., 2001,199: 48-59

[7] Kim D H , Lim M S . A ppl Catal A : Gener [J ]., 2002,224: 27-38

[8] David L , Trimm , Obnsan Z I . Catal. Rev. [J ]., 2001, 43: 31-38

[9] Kozlov A I , Kozlova A P , Liu H , etal . Appl. Catal .A:General [J ]., 1999, 182: 9-28

[10] Kozlov A I , Kozlova A P , Asakura K, etal . J. Catal [J ]., 2000,196: 56-6 6

[11] Bond G C . Catal. Rev. Sci Eng [J ] , 1999, 41:319-388

[12] Xu Jing , Xie Kai, Chen Yi min. J. Mol. Catal (China )[J ]., 2000, 14 : 71-73

[13] Shibata M , Kawata N , Kobayashi T. Chem. Lett.[J ]., 1985, 167: 1605-1 608

[14] Kobayashi T , Haruta M , Tsubota. Sen Actu B.,1990, B1: 222-225

[15] Wu Shi hua, Huang Wei Ping, Zhang Shou min. Chin J Catal [J ]., 2000, 21: 419-422

[16] Gratian R. Bamwenda, Susumu Tsubota, Toshiko Nakamura and Masatake Haruta. Catal.Lett [J ]., 1997, 44 :83-87

[17] Alberto Sandoval, Antonio Aguilar, Catherine Louis, Agns Traverse, Rodolfo Zanella J. Catal [J ]., 2011,281: 4049

[18] Yu Guan, Na Zhao, Bin Tang, Qinqin Jia, Xiaohong Xu, Hong Liu, Robert I. Boughton. Chem. Commun [J ]., 2013, 49, 11524-11526

[19] Daijiro Tsukamoto, Akimitsu Shiro,Yasuhiro Shiraishi,Yoshitsune Sugano,Satoshi Ichikawa,Shunsuke Tanaka, Takayuki Hirai., ACS Catal [J ].,2012, 2, 599603

[20] Masatake Haruta. The Chemical Record [J ]., 2003,3:7587

[21] Xiaoyan Liu, Aiqin Wang, Xiaofeng Yang, Tao Zhang, Chung-Yuan Mou,

Dang-Sheng Su, Jun Li. Chem. Mater [J ]., 2009,21:410418

一、CO催化氧化研究背景

众所周知,CO 是典型的可燃、有毒化合物,化石燃料燃烧、化学工业以及机动车使用造成大量CO 排放,现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1-4]。 CO的低温( 100 ℃)消除在许多方面都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在 CO2激光器中气体的纯化、CO 气体探测器材料、呼吸用气体净化装置、烟草降害以及封闭体系(如:飞机、潜艇、航天器等)中微量 CO的消除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前景[5,6]。另外在燃料电池研究中, 通过低碳醇和烃类部分氧化或水蒸气重整制得的富氢气常含有约0.5~3% mol的 CO , 其存在不但会引起燃料电池电极中毒而且还会与H2竞争与氧的反应, 从而导致燃料电池的效能大幅度降低, 必须选择性消除CO[7,8],因此实现 CO 在较低温度下氧化转化已经成为催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二、研究现状

经过多年的研究, 已经发展出多种具有 CO 氧化性能的催化剂, 催化剂可按照不同种类与制备方法 进行分类 . 按种类可分为贵金属 ( A u、P t 、P d等) 、非贵金属 、分子筛及合金催化剂等 . 按催化剂制备方法可分为传统浸渍法 、络合浸渍法[9,10]

、共沉淀法 、沉积沉淀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 、离子交换法[11]、溶胶凝胶法[12]、电弧熔法[13] 、等离子溅射法[14]以及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15]等。目前制备方法的优化, 催化剂性能的提高, 机理方面的深入研究面向工业应用的催化设计CO氧化研究领域的前沿。

自从20世纪30年代研究人员首次发现过渡族金属氧化物对CO氧化反应有促进作用以来, 许多学者对该反应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入七十年代以后, 该反应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Haruta等[16]的研究发现, 当金以纳米颗粒高度分散于某些金属氧化物表面时, 对 CO 的氧化具有极好的催化性能. 随后的研究发现, 负载型金催化剂对于许多反应都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通过选择适当的载体可促进其催化效能的发挥. 以TiO2为载体的金催化剂, 对CO催化反应非常有效。研究者们都在不断尝试各种方法改善金颗粒在载体上的分散度,减小金颗粒的尺寸,发现载体的选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预处理条件都会催化剂构效关系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文献进行调研,发现几乎没有用直接浸渍法在TiO2上负载Au-Ag双金属的,2011年Zanella教授[17]等人首次报道了Au-Ag/TiO2用于CO氧化体系中,金属的担载方法用的是沉积沉淀法(DP),担载顺序是先Ag后Au,不同比例的Au/Ag催化剂颗粒平均尺寸在3.7-3.9 nm之间,小于Au/TiO2(4.1 nm),远小于Ag/TiO2(9.0 nm)。追踪这篇文献的引用文献,发现相关性研究不多,2013年山东大学徐宏教授[18]在 Chem. Commun.上用光沉积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1.480.05 nm的AuAg/TiO2,其在苯甲醇有氧氧化的体系中有着良好的表现。2012年Shiraishi教授[19]用共浸渍法在TiO2上负载了Au-Ag双金,用于光催化ethanol/O2生成H2O2,金属的平均粒径为13.8 nm。在TiO2上负载Au的文献不少,主要的制备方法是DP法,但是Haruta教授在2003年的一篇关于金催化综述的文章中指出[20],DP法存在着使用的盲区,对于活性炭和等电点小于5的金属氧化物载体,DP法是不适用的,而氧化钛的等电点在4.5-6.3之间,所以DP法在某些情况下适用性不好,这是其一;另外,2009年张涛院士发表一篇工作[21],用两步浸渍法(IMP)在几种不同惰性氧化物载体上负载了分散均匀、金属颗粒尺寸在3 nm左右的Au-Ag双金负载型催化剂。我们将其制备的催化剂结构性能与2011年Zanella教授中的催化剂做如下比较: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