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气固两相流化床的流动结构和流型转变文献综述

 2021-10-17 18:54:32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一、引言颗粒固体在化学加工工业、矿物加工、制药生产、能源相关工艺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Grace et al., 1997)。

流化床反应堆比其他气固体反应堆具有许多明显的优势。

从广义上讲,流化床是单位操作,通过这种技术,颗粒固体床被部分或完全悬浮,并且通过流体以高于特定临界值的流速通过,其运行方式类似于液体(Gupta and Sathiyamoorthy, 1999)。

流化床的主要优点是:气固接触效率高,传质和传热效率高,以及流化床中温度分布均匀等。

Winkler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第一个流化床,以低气体速度进行煤气化(Kunii and Levenspiel, 1969)。

在低气速流化床中,气体不断向上流过颗粒物料,形成浓相的流化床,颗粒基本上留在床中。

在20世纪40年代,石油工业采用这种技术对原油进行催化裂化(Jahnig et al., 1980; Squires, 1986)。

自那时以来,流化床在工业中已发现许多应用(e.g., Matsen, 1982)。

循环流化床和快速流流系统的概念最初由Yerushalrn等人提出。

在 CFB 立管中,必须连续将固体送入床中,通过高速气流捕获经过训练的固体,并通过反应器的再循环系统传回立管底部,以保持固体循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