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文献综述

 2022-08-08 10:29:41

浅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国过去的传统分科过程过分注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科学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学者们致力于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整体性认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且更加关注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对历年们学者对于科学素养的研究,分析,针对他们推导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方式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期对如何更好地在初中课堂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进一步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学素养; 中学生; 培养对策;科学课程

一、文献综述

1.研究背景

公众的科学素养,已成为当今社会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标志,一个民族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就难以在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党中央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全新战略思想,对国家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是加快公民科学素养建设的重要法宝和根本指针。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来统一依法科普的指导思想,凝聚社会科普力量,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践行成果,转化为科普发展的动力和机制,转化为科普创新的跨越和实力,转化为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意义深远,对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起着决定性作用。科学素养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使用“科学素养”一词的是美国教育家柯南特,他在1952年首先使用该词,最初将科学素养概念用于基础教育领域的赫德,他在1958年使用了该概念,但他并没有对科学素养的概念下定义。对于科学素养的定义,阿金与1974年指出:很多人都在使用科学素养一词,但却不给出明确的定义:他们假定每个人都知道这个概念意味着什么。1983年,罗伯特指出:对于科学素养有这么多的解释,以至于他实际上涵盖了科学教育的所有方面:这个概念像一把“大伞”一样涵盖了学校科学教学的综合目的。2000年,劳科斯克指出:虽然科学素养已经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教育口号,但他依然是一个令人迷惑的术语。,我国自2001年新课程改革开始以后,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开始重点研究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了更好的探究如何在初中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笔者主要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科学素养一词为主题,进行检索,收集了近十几年来的文献进行参考研究。

2.研究现状

科学素养作为外来词汇,有其特定含义。科学素养和我国正在实行的素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20世纪九十年代,国务院下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