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组学技术在抗蛇毒血清效价评估中的应用
摘要:毒蛇咬伤是一种严重危害公众卫生健康的疾病,多发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抗蛇毒血清作为治疗毒蛇咬伤最合理、最有效的治疗药物,在世界各地面临着短缺的问题。生产多特异性抗体和高效地利用现有血清成为解决血清短缺问题的主要途径。这也使得抗蛇毒血清组学技术在血清效价检测工作中取得了重要地位。第三代抗体组学(抗毒素组学)技术,可计量抗蛇毒血清对蛇毒不同组分的结合能力,从而实现对抗蛇毒血清效价的精准评估,有效减少乃至不再使用实验动物以改善动物福利。本文主要对抗体组学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望为今后抗蛇毒血清效价的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抗蛇毒血清; 抗体组学; 效价; 蛇毒
- 文献综述
引言
全球每年约有 10 万人因毒蛇咬伤致死,超过 40 万人因毒蛇咬伤遭受着包括失明、截肢
在内的永久性身体残疾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疾病[1]。意识到毒蛇咬伤的危害后,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一种被忽略的热带疾病,并在 2018 年的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了相关决议,
同时制定了一项全球战略—到 2030 年,将因毒蛇咬伤导致的死亡和残疾人数减半。然而, 要完成这一目标却并不容易。抗蛇毒血清作为国际上公认的治疗毒蛇咬伤最有效的药物,面临着制作成本高、保存时间短等问题。蛇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的一种变温动物,这直接导致了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和非洲的人们成为了毒蛇咬伤的最大受害者。因此,生产出高效的抗蛇毒血清对降低蛇咬伤的危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抗蛇毒血清的研制
蛇毒是毒腺分泌的由蛋白质、多肽以及其他生物活性成分组成的高度特异化的复杂混合物,用于麻痹或杀死猎物、消化食物、征服掠食者[5]。毒液成分的复杂性不仅仅体现在一种毒液中存在的多种毒素蛋白。研究表明,毒蛇毒液在物种间存在很大的差异。通常眼镜蛇毒液主要由神经毒素或三指毒素家族的细胞毒素和磷脂酶 A2(PLA2)组成[6,7,8]。蝰科毒蛇的毒液则主要由 PLA2、锌依赖的金属蛋白酶(SVMP)和丝氨酸蛋白酶(SVSP)组成[9]。另外,毒蛇在种内水平上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印度地区眼镜蛇毒液中三指毒素约 74.18%,而斯里兰卡地区眼镜蛇毒液中三指毒素高达 80.47%。这两个地域的同种眼镜蛇毒液中,PLA2 的含量占比也有着显著的差异,前者的 PLA2 的含量约占总毒的 21.43%,但后者毒液中的PLA2 仅占总毒的 13.95% [10];毒液的成分和含量的差异甚至体现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研究表明成体和幼体短尾蝮毒液中成分和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成体短尾蝮毒液中 PLA2 达到 89.4%,幼体毒液中只有 79.1%,且幼体毒液中 5rsquo;核苷酸酶含量极低[11]。针对不同蛇种, 往往需要研制不同的抗蛇毒血清用于临床治疗。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