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酶活性的变化探究几株内生真菌代谢产物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文献综述

 2022-08-17 09:52:35

基于酶活性探究几株内生真菌代谢产物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

摘要:稻瘟病是水稻 3 大病害之一,影响水稻产量。稻瘟病菌是引起水稻稻瘟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从稻瘟病菌入手寻找防控稻瘟病的有效措施。而生物农药是目前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源农药,其是一种以微生物或其代谢的次生代谢物或代谢的产物经人工合成制成的农药。本文主要从酶学机制方面着手,探究不同抑菌物质对病原真菌中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稻瘟病菌; 代谢产物; 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苯丙氨酸解氨酶

一、文献综述

  1. 稻瘟病及稻瘟病菌

当前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是水稻病害的三种主要类型。稻瘟病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阻碍因素[1],对于水稻稻瘟病的研究与防治也是相关研究学者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由于稻瘟病所导致的水稻减产量占据多数,据相关统计,中国的水稻因稻瘟病而导致的减产达几亿公斤,近400万公顷的耕地受到了影响。作为我国水稻种植的主要聚集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是稻瘟病的多发区,稻瘟病分布广泛,危害严重。

稻瘟病是一种由稻瘟病菌所导致的一种水稻病害。关于稻瘟病菌,其主要是通过菌丝和分生孢子长期依附于病稻并越冬,到了第二年,随着气温和湿润的环境的出现,为菌丝和分生孢子提供了一个是以生产的环境和条件,这时就会繁衍出大量的分生孢子,风和雨加速了分生孢子的传播速度,当分生孢子接触到寄主表皮后,其尖端的粘胶以及芽孢会紧紧依附于寄主,继而分生孢子便通过吸取自身的养分逐渐萌芽形成发芽管,发芽管又分化产生具黑色素的附着胞,附着胞产生的侵染栓透过寄主组织和表皮细胞,在寄主的细胞中繁衍生长,一般情况下,6天左右的时间就能够看出稻瘟病菌的发病症状。值得注意的是,被感染后的细胞还会再生出分生孢子梗和菌丝,造成重复侵染[2-3]

  1. 微生物型生物农药

生物防治与化学农药相比的优点之处在于成本低,不易产生抗药性,原料来源普遍易获得,使用安全、环保[4]。当前,生物防治主要来源是微生物源、植物源农药。其中微生物源农药是一种以微生物或其代谢的次生代谢物或代谢的产物经过人工合成制成的农药。微生物源农药的主要来源则有细菌类、真菌类和放线菌类三种[1]

控制水稻稻瘟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生物防治。Meng[5]等研究发现枯草芽胞杆菌 T429粉剂对稻瘟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在77.6 % ~ 78.5 %;沙月霞[6]等从水稻叶片表面分离获得2株枯草芽胞杆菌其发酵液对叶瘟的田间防效为 71.5 % ~ 85.1 %,对穗瘟的田间防效为 63.5 %~ 85.6 %;王法国[7]等研究发现解淀粉芽胞杆菌菌株JT84粉剂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治效果为 79.3 %,与三环唑相当,能够有效防治稻瘟病。

  1. 植物病原真菌中的酶学机制研究
  2.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物酶(POD)是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微生物体内的一类氧化酶。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抗逆性有关,是植物保护酶系的重要保护酶之一。POD在细胞的各种生理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POD不仅能够调节细胞内的氧气量,而且还可以与过氧化氢酶协同作用,将细胞中的有毒物质进行解毒。在植物病原真菌侵染宿主的过程中,活性氧的调节也依赖于这些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