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碱类离子液体化学修饰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催化性能研究文献综述

 2021-10-28 20:29:58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脂肪酶(Lipase,EC 3.1.1.3)属于水解酶类,其主要功能是催化非水溶性甘油三酯水解成脂肪酸、甘油二酯及甘油单酯。

此外,脂肪酶还具有磷脂酶、溶血磷脂酶、胆固醇酯酶、角质酶、酰胺酶及其他酯酶的特性[1],因此也能催化酯交换反应、转酯反应等反应。

由于脂肪酶的作用温度、作用pH值范围较广,且耐有机溶剂、催化反应不需要辅酶、催化效率比较高及对环境友好等性质,使得其在食品、洗涤工业、生物传感器、医药、化妆品、生物柴油及环境治理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2]。

脂肪酶最早从动物中发现,1843年Eberl发现了兔胰脂肪酶,1864年发现了猪胰脂肪酶,1871年在植物种子中发现了脂肪酶,而微生物脂肪酶直到1901年才被发现。

随着脂肪酶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对脂肪酶基因以及酶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使得对脂肪酶的分子结构、催化机制、反应类型和应用成为工业酶的研究热点之一[3]。

研究发现,虽然不同种属脂肪酶的一级结构有很大差异,但是脂肪酶一般都具有Gly-X1-Ser-X2-Gly保守序列,X1一般为甘氨酸或组氨酸,X2一般为甲硫氨酸、亮氨酸、丙氨酸或谷氨酸。

其中丝氨酸(Ser)是催化活性中心三联体之一,在脂肪酶的催化水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两侧翼的甘氨酸(Gly)主要作用是减少空间障碍,以便活性中心能更好的与底物结合[4]。

不同菌株脂肪酶的二级结构是相同的,都有相似的α/β水解酶折叠[5, 6](见图1)。

α/β水解酶折叠是八个平行的β折叠片组成1个中心,其中只有β2是反相平行的,第三个至第八个β折叠片是由排列在外侧的α螺旋相连。

在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水平上,不同微生物脂肪酶的结构差异主要体现在α螺旋和β折叠的数量、α螺旋的空间分布和β折叠扭曲角度的差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