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泛酸钙生产方法与市场应用
—— D-泛酸钙制备与市场应用发展
摘要:摘要D-泛酸钙(D-Calcium pantothenate, CAS:137-08-6)是泛酸的右旋体钙盐。D-泛酸又称遍多酸、维生素B5,是辅酶A的组成部分,参与糖、脂肪、蛋白质代谢。辅酶A是泛酸与3-磷酸腺苷、焦磷酸和beta;-巯基乙胺结合的复合分子。因此,泛酸的作用即是辅酶A的生理功能:参与体内脂肪酸降解、脂肪酸合成、柠檬酸循环、胆碱乙酰化(一种神经冲动传导物质)、抗体的合成等代谢,泛酸的存在有利于各种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由于泛酸对热、碱、酸均不稳定,其商品形式主要为D-泛酸钙。
关键词:D-泛酸钙; 生产方法; 作用;市场应用
一、文献综述
泛酸钙属于B族维生素,是一种生物正常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有右旋体(D-型)、左旋体(L-型) 、混旋体(DL-型)三种构型。其中右旋体称为D-泛酸钙,是泛酸钙的主要型式之一,化学名称N-(2, 4-二羟基-3, 3-二甲基丁酰)-beta;-氨基丙酸钙。右旋的生物活性为100%,比左旋和混旋的生物活性都要高。外观呈白色或微黄色针状结晶或粉末,熔点195 ~196℃(分解),可在水、甲醇、甘油中溶解,微溶于乙醇和丙酮,具有吸湿性,略有甜味,但转而微苦。就化学稳定性而言,D-泛酸钙存在于pH值为5 ~7之间的水溶液中最稳定,在空气、日光中较稳定,而在酸、碱中稳定性较差[1]。
- D-泛酸钙生产方法
1.1发酵法生产D-泛酸
1990年,日本武田药品株式会社有专利报道用基因工程菌在DL-泛解酸和beta;-丙氨酸存在下培养,得到D-泛酸,光学纯度100%,化学纯度99%[1]。1994年,又开发了在只添加beta;-丙氨酸的情况下,基因重组微生物直接发酵葡萄糖,从而生产D-泛酸的方法。1998年以来,又进一步通过对新菌株的研究,使其增强泛酸生物合成途径的活性。在含有糖类碳源的培养基中,让微生物菌体与beta;-丙氨酸接触,从而产生D-泛酸。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