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及其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摘要:白芍为毛茛科植物白芍 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去皮干燥根,其对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等系统具有广泛药理作用。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几乎存在于所有目前已研究的植物内部组织中,具有分布广,种类多的特点。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具有广泛商业应用价值,可用于生物防治及治疗人类各种疾病药物的研发。此外,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及其代谢产物在多个领域的研究应用已经成为热点。因此本文就药用植物白芍及其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研究做一系统阐述。
关键词:白芍;内生真菌;代谢产物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白芍 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去皮干燥根,药材主产于浙江、安徽、四川等省。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具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之功效。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1]。白芍具有抗炎、对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具有特定药理作用。内生真菌是指那些在其生活史中的某段时期生活在植物组织内,对植物组织没有引起病害症状的真菌[2]。内生真菌在演化过程中与宿主植物形成互利共生关系:一方面内生菌可以从宿主植物中吸收营养,并得到保护;另一方面,内生菌能够产生一种或多种促进宿主植物生长发育,增强宿主植物对生物胁迫(食草动物、昆虫、病原菌)及非生物胁迫(高温、干旱、高盐等)的抗逆性[3]。当前国内外对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所研究的植物对于庞大的内生真菌来说是一小部分,我国对内生真菌的研究比较晚,主要是菌的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白芍具有广泛药理作用,且目前国内外并没有关于白芍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研究。
白芍含多种化学成分,高小荣等对白芍的化学成分按结构类型进行了分类和汇总,主要有单萜及其苷类、三萜类、黄酮、鞣质、多糖、挥发油等。以单萜及其苷类成分发现最多,包括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酰羟基芍 药苷、芍药内酯苷、paeoniflorigenoe、
beta;-10- 蒎烯基 -beta;- 巢菜苷、白芍苷 R1、lactifloin、lactinolide、paeonilactinone、6-O-beta;-D-glucopyranosyl-paeonisuffron 等 20 多种,其中多个化合物的结构都与芍药苷有关。此外尚有氧化芍药苷、乙酰芍药苷、没食子酰基芍药苷、芍药苷亚硫酸酯和 4-0- 乙基芍药苷、1-0-beta;-D-glucopyranosyl-paeonisuffron 等。现今分离得到的三萜类成分多达 10 余种,主要有常春藤皂苷元、30- 降常春藤皂苷元、白桦酸、23- 羟基白桦酸、齐墩果酸、11alpha;,12alpha;-epoxy-3beta;,23-dihydroxyolean-28,13beta;-olide 等。目前报的黄酮成分仅有山奈酚-3-0-beta;-D-葡 萄 糖 基 (kaempferol-3-0-beta;-D-glucoside) 和kaempferol-3, 7-di-0-beta;-D-glucoside。白芍中还含有多种金属元素,例如锰、铁、铜、镉等;此外,尚含有十几种氨基酸成分[4]。
1.单萜及其苷类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