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人参皂苷是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病毒﹑降血脂、增加心肌功能等,作为药物和保健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但是该类化合物从植物中含量很低,且分离纯化难度大,成本高,纯度低。参照国家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收录的标准物质目录,人参皂苷类化合物标准物质纯度都低于95.0%,且部分化合物无法供应。这种现状在欧美国家同样存在,远远不能符合高质量、规模化生产人参相关健康产品的要求及服务广大患者的期望。
因此,在多种药理活性发现的同时,人参皂苷类化合物的资源性问题也成为该领域研究开发的关注点。如何获得高纯度、多样性、易得的人参皂苷及其衍生物,是众多研究工作者的努力方向。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人参组织培养、苷元糖基化半合成、皂苷糖链水解及合成生物学等途径对人参皂苷的资源性问题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各自的技术缺陷,目前还没有形成真正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其中,在生物转化技术水解人参皂苷得到活性更好、成药性更高的人参皂苷是目前研究的热门方向,综述如下:
1、人参皂苷生物转化研究现状
1.1微生物发酵法
微生物发酵法主要是通过从人参属植物生长的土壤中筛分具有转化活性的菌株用于人参皂苷的生物转化。付玉等[2]应用筛选出的巨型芽孢杆菌属菌株CG2实现了从人参皂苷Rb1到稀有次级皂苷Rg3的有效转化。WuLP等[3]应用能产生β-葡萄糖转化酶的Cladosboriumcladosborioides将主要人参皂苷Rg1转化为稀有人参皂苷F1,转化率为89.3%。YeL等[4]应用真菌突变体P.bainier229-7将人参皂苷Rb1转化为Rd,转化率94.9%,扩大发酵试验有效生物转化率89%。侯耀达等[5]从人参根部土壤筛选得一株GS1-33,转化人参根总皂苷为稀有人参皂苷C-K和Rh1的最大产率分别为14%,25%。
这些方式相对随机性大,工作量多,相对筛分比较困难。人们通过对人参皂苷生物转化水解部位的研究,筛选具有β-葡萄糖转化酶的微生物,然后用于大量人生皂苷的转化,以期获得更高药理活性的人参皂苷,但通过筛分获得的微生物对稀有次级人参皂苷的产率并不是很高[6]。
1.2酶解法
酶解法即从筛选出的微生物中分离粗酶以提高生物转化率,应用转基因等生物技术可获取更加丰富大量表达的粗酶。GaoJ等[7]从土壤中分离获得的真菌Penicilliumoxalicumsb.68,并从其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β-糖苷酶,将人参皂苷Rb1、Rb2、Rc和Rd分别转化为人参皂苷C-K,转化率最高达92%。闫琴等[8]利用从真菌PaecilomycesBainiersb.229中分离得到的β-葡萄糖转化酶将人参皂苷Rb1转化为稀有人参皂苷化合物K,转化率为83%。ParkCS等[9]采用重组酶法得到一种β-D-糖苷酶,该酶高表达,易于纯化而且转化底物多样性,较适合工业化生产。KimYS等[10]通过对100种能够把人参皂苷Rg1转化成F1的真菌菌株的筛选,得一种表中的镰刀菌属镰刀菌,能够水解人参皂苷Rb1、Rd和Rg1,最佳条件下能将5mgRg1转化成4mgF1,是目前已报道的对转化人参皂苷F1效率最高的酶。
这种方法的生物转化率有所提高,但酶的底物特异性以及糖苷酶在水相中较强的水解活性制约了反应的生物转化率及产物单一性,降低了实用价值,影响其工业化的实现。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