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诱导成骨细胞损伤的代谢组学研究文献综述

 2021-09-27 20:36:40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代谢组学简介代谢组学起源于20 世纪80 年代,1985 年Nicholson 利用核磁共振(NMR) 技术分析大鼠的尿液,发现了其中代谢物与肾损伤的关系的潜在意义[1 ] ,1999 年文献[ 2 ]的作者正式提出了代谢组学(metabonomics) 的概念。

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系(细胞,组织或生物体) 受外部刺激所产生的所有代谢产物的变化的科学[3 ] ,关注的对象是分子量1000 以下的小分子化合物。

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目的不同,Oliver Fiehn 将对生物体系的代谢产物分析分为4 个层次[4 ] :1) 代谢物靶标分析: 某个或某几个特定组分的分析;2) 代谢轮廓分析:少数预设的一些代谢产物的定量分析。

如某一类结构、性质相关的化合物(氨基酸、有机酸、顺二醇类) 或某一代谢途径的所有中间产物或多条代谢途径的标志性组分;3) 代谢组学: 限定条件下的特定生物样品中所有代谢组分的定性和定量;4) 代谢物指纹分析:不分离鉴定具体单一组分,而是对样品进行快速分类(如表型的快速鉴定) 。

与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其他组学比较,代谢组学具有以下优点:(1) 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微小变化会在代谢物水平得到放大;(2) 代谢组学的研究不需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或建立大量表达序列标签(EST)的数据库;(3) 代谢物的种类远少于基因和蛋白的数目;(4)生物体液的代谢物分析可反映机体系统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通过代谢组学研究既可以发现生物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扰动后的应答不同,也可以区分同种不同个体之间的表型差异,因此在国际医药、动植物、微生物等研究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受到了我国生物医学领域研究者的关注。

1.1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完整的代谢组学流程包括样品的采集、预处理、数据的采集和数据的分析及解释。

其研究平台主要由分析技术平台和数据分析平台构成。

代谢组学力求分析生物体系(如体液和细胞) 中的所有代谢产物,所以整个过程中都强调尽可能的保留和反映总的代谢产物的信息。

1.1.1分析技术平台代谢组学的分析对象是数量众多、性质各异的有机、无机小分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单一平台技术能够满足对细胞内所有代谢物成分实现全组分、无偏向的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