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一、药物概述
双氯芬酸钠( diclofenac sodium, DS) 是一种新型强效的消炎、解热、镇痛、抗风湿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消炎镇痛作用比消炎痛强2~2. 5倍,比阿司匹林强26~50 倍,该药镇痛剂量低、副作用小、疗效显著具有使用剂量小、疗效高、耐受、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1]。由于双氯芬酸钠普通剂型药物释放不能有效控制,血药浓度波动大,具有峰谷现象,需频繁给药,安全性、顺应性、有效性差,而双氯芬酸钠缓释制剂具有能减少服药次数、疗效持续时间长等优点,其成分连续十六年成为全球处方量第一的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目前医药市场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和缓释胶囊颇受欢迎, 在临床上的使用也愈来愈受重视。
(1)双氯芬酸钠的理化性质:化学名:2-[(2,6-二氯苯基)氨基]苯乙酸钠;结构式见图1;分子式:C14H10Cl2NNaO2;分子量:318.1;双氯芬酸钠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刺鼻感与引湿性,在乙醇中易溶,在水中略溶,在三氯甲烷中不溶。熔点为 288~290℃,pKa 为 4.5,1%的水溶液 pH 为 6.5~7.5。
双氯芬酸钠的鉴别:1、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20μ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在240~340nm的波长范围处测定吸收度,在276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3、取本品约50mg,加碳酸钠0.2g,混匀,炽灼至炭化,放冷,加水5ml,煮沸,滤过,滤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4、本品炽灼后,显钠盐的鉴别反应。
图1 双氯芬酸钠的结构式
(2)临床应用
双氯芬酸钠的临床主要用于各种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炎、红斑狼疮、关节强直性脊椎炎、癌症手术后引起的疼痛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等。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及一定程度上抑制脂氧酶而减少白三烯、缓激肽等产物的生成而发挥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在动物试验和人的临床实践中都证实本品有解热作用。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大鼠经口LD50为150mg/kg;小鼠经口LD50为390mg/kg[ 2] [ 3]。
双氯芬酸钠口服吸收快,完全。与食物同服降低吸收率。血药浓度空腹服药平均1~2小时达峰值,与食物同服时6小时达峰值,血浆浓度降低。药物半衰期约2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4]在乳汁中药浓度极低而可忽略,在关节滑液中,服药4小时,其水平高于当时血清水平并可维持12小时。大约50%在肝脏代谢,40%~65%从肾排出,35%从胆汁,粪便排出1.2~2小时排泄完。长期应用无蓄积作用。[14]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