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文献综述

 2021-10-11 19:48:48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引言

近年来随着革兰阳性球菌对抗菌药耐药性的逐年上升,特别是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如MRSA、MRCNS 以及儿童肺炎链球菌中对青霉素不敏感株如PISP、PRSP 检出率的逐年增加,肠球菌中万古霉素耐药株如VRE 和葡萄球菌中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的VISA、VRSA 等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1]。传统的抗菌药已不能应对目前面临的窘境,除优化给药方案、减少耐药菌产生、延长抗菌药物的使用寿命外,开发新的有效抗菌药物是当务之急。

具有新型结构的抗菌药物利奈唑胺的开发和应用,为治疗上述耐药菌的感染提供了新的选择。利奈唑胺,全球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噁唑烷酮类抗菌药,2000年获得美国FDA批准,我国于2007 年开始用于临床,有文献报道该药对上述多重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显示很强的抗菌活性。

一、利奈唑胺的化学结构及抗菌机制

利奈唑胺(linegolid,利奈唑酮,利奈唑烷) , (S)-N-{[3-(3-氟-4- 4-吗啉基 苯) 2-氧噁唑啉基}-乙酰胺, 具有水溶性,分子式C16H20FN3O4 ,相对分子量337.35[2]

利奈唑胺不仅化学结构与其他抗菌药物不同,作用机制也具有新特点。其主要与细菌50s亚基上核糖体RNA的23s位点结合,阻止形成70s始动复合物,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发挥抑菌作用,而以往的抗菌药物均未将此阶段作为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靶位[3]

利奈唑胺具有独特的作用位点和方式,不易与其他抑制蛋白合成的抗菌药物发生交叉耐药性,体外也不易诱导产生耐药性。体外试验和临床使用结果均表明:利奈唑胺对以下微生物的大多数菌株具有抗菌活性:需氧的和兼性的革兰氏阳性致病菌,屎肠球菌(仅指耐万古霉素的菌珠),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的菌珠),无乳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包括对多药耐药的菌株),化脓性链球菌。

二、利奈唑胺的毒理研究

在未成年和成年的大鼠和狗中,利奈唑胺的毒性靶器官相似,表现为骨髓细胞减少血细胞生成减少、脾脏和肝脏的髓外血细胞生成减少,以及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下降。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出现淋巴组织缺失。对骨髓抑制的作用与时间和剂量相关。上述作用剂量与一些人类受试者中观察到的作用剂量相当。对血象和淋巴系统的作用虽然在某些研究的恢复期内未能完全恢复,但是是可逆的。

三、利奈唑胺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