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mestan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08 10:07:31

Coumestan化合物合成

摘要

Coumestan化合物是一类含有四个环的内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主要表现在抗菌、止血、抗凝、抗肿瘤等生物作用。已有的合成方法有电化学法、生物合成法、碘-吲哚衍生物为底物合成法等,其中通用的合成方法是在FeCl3的作用下合成Coumestan化合物,但这些方法存在原料来源不便、合成设备及环境的局限性。本文以t-BuOK、DMSO等主要条件下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为主体来合成苯并呋喃类化合物为骨架,并以此为关键步骤,进一步通过氧化反应、酯化反应来合成目标化合物。

关键词:Coumestan骨架; 氧化; 苯并呋喃; Michael加成

引言

1956年生物学家第一次发现Coumestan化合物,最初的药理学实验表现出良好的药理作用,是一类在一些植物中存在香豆素类化合物,因此人们不断在天然产物中不断提取到香豆素以及Coumestan化合物,通过大量的生物实验显示出大部分这类化合物都显示了良好的生物活性,主要表现在抗菌、止血、激素等药理作用[2],从而促使有机化学家们对Coumestan化合物的合成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且合成了许多天然的Coumestan化合物及Coumestan类似物。国内外对于这类化合物进行许多有益的研究,尤其是在合成方面取得巨大的进步。目前为止合成Coumestan化合物的方法很多[3],但大部分方法是针对某一个或某几个Coumestan化合物的合成,含有醛基的化合物可以在二甲基亚砜(DMSO)以及叔丁醇钾(t-BuOK)的作用下发生Michael加成等多步串联反应,从而发生自身的环化反应为指导思想,来构成Coumestan的骨架。

Coumestan类化合物:

1.1生物活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