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基因斑马鱼研究异甘草苷的肝脏毒性文献综述

 2021-10-22 21:54:19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1.1甘草黄酮类药物简介甘草又名甜草、蜜草、 美草等,为豆科(Leguminosae) 植物甘草属 (Glycyrrhiza) 甘草(Licorice)的根及根状茎。

药典收载的甘草主要包括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 和光果甘草(G1ycyrrhiza glabra L.)[1-2]。

甘草有效成份包括黄酮类、三萜类、多糖等。

甘草苷和异甘草苷具有明显的抗溃疡和抗HIV病毒的药理作用,尤其是发现它具有抗艾滋病病毒作用后,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3-4]。

1.2药理作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就发现甘草属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病毒、强心、镇静和镇痛等作用。

后又发现它们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

尤其是近年来还发现甘草中黄酮类成份对爱滋病病毒(HIV)有很强的抑制增殖作用,对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和应用逐渐成为热点。

1.2.1抗HIV病毒作用日本学者从甘草鞣质活性成份研究中所得到的酚性成份(包括黄酮类成份)加强了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对ATL-IK(来源于成人T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细胞株)的拮抗作用。

其中两种新甘草查尔酮低浓度时显示出对HIV增殖的抑制作用。

渡边和浩等[5]发明的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成份主要含甘草黄酮类(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异甘草苷),其抗HIV活性是甘草酸的15~100倍,并证明了甘草酸的存在不影响黄酮的药理效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