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中酚类成分的相关研究进展
摘要:蜂蜜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高血压等生物活性,研究表明蜂蜜的多种生物功能与其含有的酚类成分有关。因此,本文旨在对现有的蜂蜜中的酚类成分,其药理作用,提取方法,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蜂蜜;酚类成分;药理作用;提取方法;分析方法
- 文献综述
- 介绍
蜂蜜的酿造原料是花蜜,蜜蜂通过吸收植物蜜腺中的花蜜,经物理变化过程除去花蜜中的过剩水分,再经生化过程分泌转化酶和淀粉酶混入花蜜内,在反复的过程中,将原有的淀粉和蔗糖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经一个星期左右酿出成熟蜂蜜。蜂蜜富含酚类化合物,蜂蜜的多种生物功能活性与蜂蜜中的酚类成分密切相关。酚类化合物为一类具有大且复杂基团的苯或稠环的羟基衍生物,按其分子结构和分子质量的大小,可分为单宁化合物和非单宁化合物,其中单宁类化合物又分为两大类,即水解单宁和缩合单宁。酚类化合物以苯酚为骨架,根据酚类物质结构形式不同,蜂蜜中酚类成分主要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和酚酸类化合物。
- 蜂蜜中的酚类成分
黄酮类化合物是酚类化合物中最主要的一大类,是一类具有C6-C3-C6骨架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大多数黄酮类化合物都具有图1中的基本结构。这种结构的基础部分是C环,通常情况下在2位与芳环B连接,基本结构上通常有羟基、甲氧基、羟烃基等取代基取代。黄酮类化合物大多以苷类形式存在,其结构的多样性主要源于C3处结构或羟基等取代基的氧化水平和B环的连接位置。其可分为黄酮、黄酮醇、异黄酮、黄烷酮醇、黄烷酮等10余个种类[1]。
图1.基本结构
酚酸类化合物的碳架类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C6-C1型,基本结构是苯甲酸,比如没食子酸;二类是C6-C3型,基本结构是苯丙酸,比如图2阿魏酸[2]。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