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城区衔接轨道站点的微型公交线路设计文献综述

 2022-05-10 20:30:33

历史城区衔接轨道站点的微型公交线路设计

1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前国家正实施公交优先的交通战略,历史城区贯彻国策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城区现在处于交通转型发展和提升服务质量的转型时期。历史城区要求保护其历史人文风貌,要同时考虑对于历史城区的保护和方便居民出行的衔接路线,故其本身的交通容量具有制约,难以大规模的扩建轨道站点连接支线道路,造成了居民在小型站点 “最后一公里”耗时多的交通盲点,导致交通集散点“黑车”、“黑摩托”大量聚集,致使交通运行的顺畅产生了问题。微型公交占地面积小适合在历史城区道路相对狭窄的道路使用,改造道路站点花费的道路资源小,它可以延伸到各个居住区和功能区,连接各个中小型轨道站点,为大型公共交通的换乘做铺垫,处理“最后一公里”出行难的问题。故微型公交的线路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国家出版了GB/T 50357-2018《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以保护历史城区的历史人文风貌,但是没有出版一部专门针对微型公交的规定标准,历史城区难以和微型公交系统相结合适应当地城区的需求。

微型公交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历史城区这种特定地形;微型公交投资小,能够快速见到成效,;微型公交改造占用资源小,低碳环保。微型公交的出现贯彻了公交优先的交通战略,填补了中小轨道站点的衔接体系的不足,完善了历史城区公共交通体系。它的研究还直接保护了历史城区人文风貌,间接推行绿色低碳出行的理念,促进了相关地区经济的发展。故微型公交的线路设计 就显得尤为重要。

2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英国是首个发展社区公交的地点,1976年第一个社区公交项目在诺福克郡启动,自此社区公交在英格兰和威尔士蓬勃发展,后社区随后绵延至英国大部分地区[1]。COVILL, K研究以英国伦敦社区公交的运营情况为基础,指出社区公交主要功能定位是填补常规公交的服务空白区域,运营模式为以半小时的发车间隔定线行驶,路边可停车,根据客流需求灵活选择上下车站点,属于定线不定站的组织方式。同时,驾驶员通过上岗前的培训,知晓残障人士的出行需求,必要时可对其提供帮助。和我国部分学者的研究不约而同。[2]Almasi Mohammad Hadi通过基于FNDSP系统三个不同部分(即问题描述、问题特征和解决方法)的馈线总线网络设计与调度问题,对前人的工作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和分类,处理客运模式从私人交通转变为公共交通的问题。[3] Abdessemed, F提出一种综合解决运输控制问题的方法,利用先进的通讯和信息技术识别穿梭巴士和乘客。并以可以尽可能少的误差建立一个完整的数字网络。以此为基础改进了组织和控制重要巴士停车场,避免拥挤和麻烦。[4]

目前国内研究主要是对于微型公交的使用和适用性分析。张鑫根据旧城地面公交系统和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战略和方向,针对性的提出未来旧城地面公交系统的规划策略,提出发展微型公交、开展公共交通一体化研究、提高公交专用道施划标准等。[5]张锐根据居住区公交微循环系统的规划与常规公交不同,通过对居住区路网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居住区与公交微循环系统线路、站点设置的关系,分析了居住区公交微循环系统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公交微循环系统的设置原则。[6]周进以公交公司、公交乘客两者之间的利益为基础,根据遗传算法,对微型公交的线路设计进行研究,并以北京天通苑社区为算例,验证了微型公交模型的可行性。[7]李迎晨根据微型公交的运营特点和需求特性,研究乘客的出行需求和线路服务区域,才能发挥微型公交补充大型交通枢纽点衔接轨道的作用。[8]陶涛,林增逸,陈荣锋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公交接驳的范围和启动、结束条件, 梳理政府相关部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和市公交企业的对应职责,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公交接驳的信息通报、启动程序和车站组织等关键环节。[9]吴娇蓉指出微型公交具有便捷、灵活、规范、安全、票价低等特性, 结合居民出行要求开设, 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黑车”市场, 有利于整合公交系统秩序, 促进城市公交系统健康、持续发展。[10]

3微型公交需求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