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 国外研究状况
生活圈概念最早始于日本,随后扩散至韩国以及我国台湾等亚洲国家与地区,其研究与实践的空间尺度涵盖了区域、城市到社区各个层面,且均有不同的适用内涵。其中社区层面的生活圈又称作社区生活圈,是指居民以家为中心,一日开展包括购物、休闲、通勤(学)、社会交往等各种活动所构成的行为和空间范围。
从国外社区生活圈的发展来看,生活圈概念的提出和应用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以人为本组织社区生活空间,其内涵实质是以人的尺度和体验来重新认识社区,改造社区、重塑社区。分析不同类型活动的时空间特征以及在空间尺度与适用标准上的多样性,是剖析城市生活空间问题的有效方法。【1】
以日本为例,在1977年《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中,生活圈开始真正从城市尺度深入至社区尺度,提出“定居构想”的开发模式,以人的一日活动需求所遍及的地域范围形成定住圈,并将其作为规划管理和建设的基本空间单元。【2】日本在《农村生活环境整备计划》中提出生活圈是指某一特定地理、社会村落范围内的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诸多活动在地理平面上的分布,以一定人口的村落、一定距离圈域作为基准,将生活圈按照村落—大字—旧村—市町村—地方都市圈进行层次划分。【3】
在研究层面,小出武早就通过购物次数、通勤人数和医院患者数等考察了长野市的生活圈现状。【4】藤井正等人综述了荒井良雄等人有关生活空间的研究,阐述了日本地理学界有关大都市区域的地域构造方面的内容,认为狭义的都市圈就是日常生活圈,是大都市中个人日常生活范围的集合,同时探讨了日常生活圈与生活空间、郊区化与通勤流动的动态关系及购物活动空间的变化等。【5-6】
受日本影响,为缓和乡村与都市生活环境的差距,谋求地方的成长性,韩国也在《全国国土综合开发计划》中,依据中心城市的规模将生活圈区分为大都市生活圈、地方都市圈与乡村城市生活圈,分别拟定开发策略。【7】韩国的住区规划亦受生活圈的影响:20 世纪70 年代,韩国住区的生活圈以城市街道作为划分街区的依据;20 世纪80 年代,韩国借鉴日本日笠端氏的“分级理论”,将组团规划为小生活圈,将小区规划为中生活圈,将居住区规划为大生活圈. 在木洞新区的规划设计中,则由3 个大生活圈、10 个中生活圈和20个小生活圈组成,小生活圈的服务半径为200 ~ 300m。【8】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科技为生活圈研究带来了新思路。Gerard从时空行为视角下的社区生活圈方法以居民长期形成的稳定日常行为作为显示性偏好的反映,根据其空间特征,提炼空间结构模式,作为指导社区规划的重要指针。【9】另外,随着近年个体 GPS数据与活动空间分析方法的不断成熟,社区尺度精细化的时空分析成为可能。【10-11】
- 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很早就引进了“生活圈”概念并开展了相关研究与规划,但是与国外城市地理及规划学界相比,国内同行对生活圈的接受程度还不是很普遍,研究时断时续,不够完整,缺乏系统性。最近,“日常生活圈”概念重新得到了重视,被用于建成环境评价与公共设施配置、城市地域系统划分及识别等方面的研究与规划实践中。
张娜、袁家冬等学者从居民个人生活的角度提出了城市“日常生活圈”的概念,即城市居民的各种日常活动,如居住、就业和教育等所涉及的空间范围,是一个城市的实质性城市化地域,在城市地域系统内将“日常生活圈”划分为基本生活圈、基础生活圈和机会生活圈。【12】
孙德芳、沈山等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将生活圈界定为:在某一特定地域的社会系统内,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发展与交往的需要,从居住地到工作、教育、医疗等生产、生活服务提供地以及其他居民点之间移动的行为轨迹,在空间上反映为圈层形态,具有方向性与相邻领域的重叠性等属性特征。【13】
我国台湾地区也在1979 年的综合开发计划中,采用“地方生活圈”的概念对城市进行分等定级,以地方中心以上的都市为核心,依据通勤、购物活动距离、行政范围、生产活动、地理环境及发展潜力等因素划定影响范围,共计有35 个生活圈。生活圈的规划建设以人为中心,考虑人的活动所需的土地规模、交通网络及社会经济活动所需基本设施的整体性规划,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提升国民生活品质为目标,显示出通过生活圈建设达成提升生活品质的政策目标。【14-15】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