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文献综述从4个方面阐述国内外研究状况,分别是建成环境研究,接驳方式研究,建成环境对通勤和接入公交站点影响的研究,以及接驳方式影响因素的模型建立,主要是建成环境的影响研究。
1、国外研究概况
Cervero Robert以波哥大的建成环境为例,提出城市的建成环境特征可以用5D来描述,即密度(Density)、多样性(Diversity)、城市设计(Design)、到公共交通设施的距离(Distance to transit)和公共设施的可达性(Destination Accessibility)。[1]
Piet Rietveld通过研究不同出行距离下各交通方式的分担率,结果近一半出行的距离小于等于3.5公里。相应的,在3.5公里内,非机动化交通方式——自行车和步行,所占比例超过一半。当公共交通接驳方式为步行或者自行车时,其普遍距离大约在0.3-3.0km[2]。
Tobias Kuhnimhof,Bastian Chlond, Po-Chi Huang通过对德国骑自行车的出行者的调查,认为自行车有其特定的出行半径,自行车出行半径的中位数为3km,平均值为4.6km。此外,人们是否选择非机动化方式出行受天气影响较大。且相较于步行,自行车方式受温度和降雨的影响更大[3]。
Moshe Givoni,Piet Rietveld针对荷兰轨道短距离接驳的调查,分析了接驳模式以及小汽车拥有量对通勤者选择轨道接驳模式的影响,并预估了车站和轨道接驳满意度对轨道乘客总体感知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乘客选择走路、自行车或者公交来往车站,而小汽车拥有量并没有很明显的影响接驳模式的选择。另外,车站以及接驳设施的质量较大的影响了乘客对轨道出行的总体感知[4]。
Hole对通勤者进行了意向选择调查,并建立针对停车换乘和驾驶小汽车两种出行方式的二项Logit模型,发现收入、性别、小汽车拥有量以及工作地停车情况等因素对出行者是否选择停车换乘具有显著影响,认为中心区停车限制政策可促使人们选择停车换乘[5]。
2、国内研究概况
曹新宇主要以美国的研究为例,认为建成环境通常包含三个组成部分:土地利用模式、城市设计和交通系统,由以下六个主要要素来描述:密度(density)、混合度(diversity)、设计(design)、公交邻近度(distance to transit)、目的地可达性(destination accessibility)和到市中心的距离(distance to city center)。另外,他分析了模拟仿真、集计分析和非集计分析三种预测不同建成环境下交通需求的方法,认为未来在建成环境和交通行为的研究时,国内需要成熟考虑政策、主观认知以及独特的中国国情[6]。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