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共享单车停放点选址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2022-05-21 22:18:01

1 研究背景

在2015年自共享单车的概念被初步提出以来,它已然成为了现今社会上最热门且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之一。此前,居民在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十分的头疼,从而也滋生了不少伴随安全隐患的灰色行业,如“黑车”、“摩的”等。而此时共享单车的出现,以租赁的方式共享使用单车,既经济方便又绿色环保,恰到好处的填补了公共交通所难以填补的空白,所以迅速俘获了大批使用者。而今,共享单车也慢慢变成了市民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截至2019年6月,我国的网络普及率已经超过六成,网民数量超过8.54亿,在“互联网 ”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众多领域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合作模式。在众多经济合作模式下,共享经济模式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则显得格外显眼,它正在以一种十分迅猛的速度冲击着传统的经济模式。

作为在城市中公共交通里一项有效的接驳工具,共享单车已经慢慢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它既可以满足学校、公园等的一些短途出行,又能接应公共交通系统。但用户在享受其便利的同时,也承受了许多因它而产生的许多交通空间问题,主要表现在共享单车的随意停放导致公共交通空间被不合理占用[1]。共享单车现在采用“无桩”的模式让用户可以更加自由选择单车的停放点,虽然有些企业会提供规定的一些白色停车格让单车停放,但实际使用时很少见到白框,用户的随意停放导致了占用公车站台、人行道等一些公共空间。合理规划管理共享单车不仅可以提高出行效率,还能够引导用户实行绿色出行,这也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方案[2]

相较于从前刷卡租的单车,共享单车无桩使用停放让用户使用时更快速方便,但共享单车这类新兴的事物,各个共享单车的企业也开始了彼此间的竞争,在城市中投放了大量的共享单车,紧跟其后就出现了各种失范行为,这对城市的面貌与秩序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3]。如何让共享单车只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而不会增加困扰,现如今已然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关于共享单车停放点的选址、出行安全问题等已经在社会大众中引起了密切的关注[4]

自2016年下半年共享单车开始出现在人前,后续便开始快速爆发,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调查的人群里还有20%的人是没有听过共享单车。在对使用过共享单车的用户进行访问时,一周内使用5次及以上的占43.4%左右,而且在这当中是有一半的用户一周内使用的次数超过了10次[5]。一周使用3-5次的人占39.1%,但是值得关注的是,一周内使用次数小于3次的人占到17.4%。摩拜单车于2016年首次被推出作为典型代表的同时也为全球开创了首种智能的共享单车模式,自从其在上海营运以来,不仅先后完成了国内各个城市的部署分布,并且还成功的向国际化方向迈进。随着共享单车的出现与发展,各个城市却缺乏了对单车停放的规范化管理,忽视单车停放点设置、使用者停放模式及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综合考虑。因此,本文联系多家共享单车企业的发展来研究,对其如何选择进行研究并分析,在此过程中同时进行实地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从而解决共享单车的选址问题。

2 国内问题现状

国内对于自行车停放设施选址的方面早在之前就有进行各种研究了,但共享单车是前几年起慢慢在公众对短途距离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需求,所以对于共享单车如何选址方面的研究并不多。目前,我们只能通过仅有的现有成果进行研究参考并综合各类的研究方法来找出一种新颖的方法,用新方法来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1)共享单车研究现状

刘琴,高天[6]在对于共享单车如何运营方面提出过加强设计、与高校紧密合作、提高科技水平、做好单车后期维护等措施缓解共享经济下共享单车企业的问题。

林祥枝,郭鹏[7]主要研究共享单车发展中的管理问题,研究中发现共享单车企业需要协调好于政府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的关系,企业遵从政府管理条例,同时政府颁布修改城市新型现代化交通体系,能够促进更好发展。

吴蔚,张子轩[8]对共享单车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还从共享单车企业的制度、配套的设施与如何盈利三个方面提出现状的问题,并且提出对共享单车在未来的发展的观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