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碰撞规律及车速鉴定方法研究的文献综述
1前言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部门对城市交通的治理和规划下,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逐年下降,伤亡人数以及财产损失也都有所下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伤亡率仍然非常高。随着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相关的法律责任问题也随之而来。鉴定肇事车辆事故时的行驶速度,是实际鉴定的主要工作。车速鉴定结论能够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确定交通事故性质、分析事故原因和再现交通事故过程提供科学依据,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中技术含量较高的鉴定项目。在交通事故鉴定中,车速鉴定是责任认定的重要依据。
2正文
2.1研究背景
世界第一辆汽车诞生于 1886 年,到 2015 年已经走过了近 130 年的历史。汽车行业在此期间得到了飞速发展,汽车保有量逐日增加,汽车的构造和性能也越来越趋于完善。汽车作为交通运输工具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方便、高效的选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紧密。然而汽车在给人们带来方便、舒适和快捷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众多棘手的问题,例如空气污染、噪声、全球气候变暖等,以及我们无法杜绝的交通事故。其中,车辆碰撞交通事故就是其带给我们最频繁、治理起来最棘手、也是危害系数最大的反面效应。伴随着交通运输业与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数目显著增加,道路交通流量不断增大。而与之相对应的是,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的缓慢、辅助设施的严重缺乏,导致车辆与道路的比例严重失调,加之大量没有完全掌握驾驶技巧的新驾驶员进入道路行驶,使得交通事故频繁发生,死伤人数急剧增加,其总量早已超越两次世界大战的死伤总数。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会造成人员的伤亡,还会使人类面临精神恐惧,家人分离,法律诉讼,财产损失,社会矛盾等多方面的压力。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世界上每年约有 160 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平均每一天就有 4384 人因交通事故死亡。然而受到道路交通事故伤害的人数更多,高达 6500 万,该数量比全球 6个最大城市人口的总和还要多。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 8571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 54000亿元,占全球高收入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 2.2%,占中等收入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 1.7%,占低收入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 1.2%。 截止至 2014 年,美国拥有约 2.8 亿辆汽车,目前是全球汽车普及最广的国家,然而其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每年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非常巨大。据粗略统计,自汽车诞生到 2010 年的 120 多年的时间里总共约有 384 万人死于交通事故,而这一时期因道路交通事故而受到伤害的人数约有 3.9 亿,是过去二百年间在战争中受伤人数总和(约 145 万)的269倍。
2.2国外研究现状
Cooper 提出如何利用车祸现场的刹车痕迹,推估其行车速度,在传统的推估方法上,车辆未经碰撞而紧急刹车至车辆静止,所产生的刹车印痕 L,可依据计算车速 v;若事故车在静止前发生碰撞或其它情形,则应该由事故车辆的相对位置和其它有关信息,先行计算碰撞前的车速 v1后,利用公式,再计算行驶速度。若考虑印痕产生前的刹车距离,可用式计算。
1960 年至1970 年的十年间,奥地利、美国等国开展了碰撞事故模拟再现的研究。最开始研究的汽车碰撞主要是进行不同条件下的碰撞试验,主要包括计算机模拟试验和实车碰撞试验。在国外碰撞事故模型中,通常采用碰撞模型与轨迹模型搭配使用来阐释碰撞车辆前后的行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正推法”(也叫模拟法,即根据碰撞损坏程度假定碰撞前车辆的速度,通过碰撞模型计算得出碰撞后速度,利用此速度模拟碰撞后车辆的轨迹过程)。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