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课程目标素质与创业者素质模型匹配度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09 09:24:19

题目高校创业课程目标素质与创业者素质模型匹配度的研究

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高校便开始进行创业教育的研究,到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我国在创业教育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依旧存在大量的问题,本文将创业教育课程目标培养素质和创业者素质模型进行研究,从创业者素质模型中提取出素质因子,和国内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所期望达到的目标素质进行匹配。从得出的匹配度寿命了现今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之处,特别是创业教育模式的单一化,创业教育分层严重,并且给出了还需要在对创业精神、创业实践方面所投入的资源以及改进意见。

关键词:高等院校;创业能力;创业教育

一、文献综述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高校进行创业教育,对于创业教育的研究就没有中断过,我国的创业教育自1998年开始逐渐兴起,至今已经经历了好几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化,从最开始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首次提出了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05年引进KAB课程,举办大量的创业比赛。(吴伯志,2010)再到设立创业教育改革的试点,对创业课程进行改革,让其更加的面向市场和具有实用性,最关键的是成立了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真正意义上有了创业教育的权威机构。(王丹郝amp;连明,2012)在08年之后创业教育开始逐渐转型至对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发掘,设立了新的大批的试点,定制开发特殊的有针对性的课程以及具有普适特点的课程。在10年之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创业教育更加具有灵活性和贴近市场。,但是,在十多年的耕耘之中,中国的创业教育取得的成绩却是和发展不匹配的,相关数据表明中国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的不足3%,即使是在浙江这样的创业大省也仅仅只有4%,远远不足欧美国家的20%,这一方面是与中国相对于欧美热烈开放的传统文化不同,更加的内敛和寻求稳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投入不足,销量不高。(施永川,2010)

而这十多年以来也有一系列的方法去评价创业教育的效率,例如基于DEA的高校创业教育效率评价(刘有升amp;陈笃彬,2017),利用包络数据的方法来研究大学创业效率。、江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刘宇amp;吴晓钗,2017)从不同角度去评价了创业教育的效率,以求得到效率的提升。并其中基于创业者素质模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探讨(窦先琴amp;刘宇璄,2011)所提出的将创业者素质模型和创业教育联系在一起的思路给论文起到了引导作用。

而在这其中最给到题者思考的是:毛翠云教授发表的创业者素质模型与综合测评方法,以胜任力理论为基础,这让我看到了用冰山理论提出的创业者素质量化的评测方法。

创业者素质测评是指采用科学方法,收集创业者在创业 活动中的表征信息,作出量值的判断过程。 其第一步就是确 定测评指标合理权重,主要方法有专家咨询法(德尔非法)、 层次分析法、多元分析法和主观经验法。 层次分析法是相对 比较科学又简单的方法。(毛翠云amp;梅 强,2009)

而我就在想,能否用素质模型的评测方法去评价现今高校的课程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