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7068字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试验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的新趋势,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实验田。这项改革以制度创新为着力点,重在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新模式,先行先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研究意义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理论界将其视为与建立深圳特区、加入WTO同等级别的重大改革举措。自贸区在贸易、金融、投资、航运、港口、关税、负面清单、离岸市场等领域进行改革,将推动现代服务业高速发展,有力地推进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四大中心的建设。但其战略意义不仅于此,自贸区建设的核心是推进制度创新,包括推进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事中、事后监管等,形成一整套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充分衔接的制度框架,着眼的是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三、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文献综述
王道军(2013)提出了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的新趋势,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实验田。这项改革以制度创新为着力点,重在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新模式,先行先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1]运用了描述性研究方法,介绍了上海自贸区建设的优势以及推进用制度创新代替政策优惠,还提到监管制度的可复制、可推广。
程风雨(2014)提出了目前旧有体制机制弊端下难以真正实现不是挖掘政策洼地而是制度创新,自贸区设立所带来的政策外溢效应难以忽视。[2]运用了描述性研究方法,提到自贸区关于自贸区发展的理论纷争,以及上海自贸区经验不能简单复制。但文中对于自贸区设立所带来的政策外溢效应并没有解析得太清楚。
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2013)提出了制度创新意味着上海自贸区的构建与未来发展将立足于制度红利,而不是政策优惠。前者强调通过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激发经济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其经验可复制、可推广;后者着眼于给予特定对象鼓励与照顾,其作用时间与作用对象有局限性,缺乏可持续性,且容易引发各地攀比及实际执行过程中的腐败现象。[3]运用了经验总结法,阐述了上海自贸区四大制度创新领域,以及认识到创新就有风险,并做了相关分析。
赵红军(2014)提出了由于受到政府投资审批、产业指导目录以及很多行业的行政垄断、财税体制、信贷融资体制的差别待遇等限制,企业的经营范围、创新的激励与行为受到了很大阻碍。[4]通过思维方法,主要提到政府职能转变对自贸区的重要性,自贸区政府治理能力如何提升以及政府职能转变方向。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对技术创新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进出口贸易对轻工业内部行业间的工资差距的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
- 美国对中国汽车行业FDI的贸易效应分析文献综述
- 江苏省加工贸易的特征分析文献综述
-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文献综述
- 贸易便利化对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中国与东盟国家间产业转移研究文献综述
- 加入RCEP对中日韩三国间制造业贸易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华为手机进入老挝市场的SWOT分析文献综述
- 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对中国经济效益的分析——以留学生教育为例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