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自贸区协同发展研究分析的文献综述
- 前言
1.1研究背景
2013年9月,我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成立。截止目前,“1 3 7 1 6”的自贸区总体格局雏形已经形成,18个自贸区共包括近60个片区[1]。实施自贸区战略,是我国进一步开展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共享繁荣的重要路径。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贸区的建设要面向未来,要不断提高自贸区的发展水平,加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步伐,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这些战略为新时代我国自贸区建设提供了遵循路线与方向指导。自贸区为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了国内制度支撑,同时着力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战略贡献,因此应合理追加自贸区数量,更要求其改革能有质的变化,为新一轮改革开放、区域协同发展与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等提供强大动能。
首先,从对外开放角度来看,“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贸区的设立有效推进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沟通往来,通过制度融通化解了民族歧见、大幅减少了贸易摩擦、打破了文化壁垒并且扫清了许多制度障碍,强有力地提高了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和规则制定中的影响力与话语权;其次,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被打破物理空间界限形成的中国自贸区体系将有助于国内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的形成[3],从而改善以往渐进式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失灵、价格扭曲以及收入分配不均、资源配置不均、社会福利损失等积弊[4]。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从实践操作的过程来看,对于自贸区改革下放的权力不足、自贸区创新的效率不高、对于风险的掌控能力不够、要素流动不畅等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化日益突出,目前,自贸区改革受到阻碍并陷入“迷茫期”[5],究其实质在于未能形成良好的驱动机制并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各自贸区之间基础差异仍旧悬殊,尽管自贸区之间不断创新、相互学习,但自贸区由于存在利益差别,故协同效应并未发挥的淋漓尽致,表现为片区之间的协调制度不完善,同质化竞争激烈,各类平台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等。另外,国内外有关自贸区的理论研究与综合实践方兴未艾,尤其是在2013年我国自贸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理论探索与实践操作层面的方法论经验更是亟待梳理总结,以期从中能把握新时代我国自贸区建设的演进规律和薄弱环节[6],因此,在新时代的宏大背景下,对我国自贸区协同发展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区域协同、全世界共享繁荣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国内外研究概况
2.1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学界对于自贸区的协同研究主要提出了互补论、平台经济论、辐射论三种理论。
BelaBalasa(1973)[7]认为区域内各成员由于存在资源禀赋上的差异,通过贸易来实现技术、资金、劳动力等要素的互补,在区域内实现自由化贸易。McMallum(1995)通过引力模型来分析贸易流量,其认为一体化会削弱边界效应。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对技术创新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进出口贸易对轻工业内部行业间的工资差距的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
- 美国对中国汽车行业FDI的贸易效应分析文献综述
- 江苏省加工贸易的特征分析文献综述
-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文献综述
- 贸易便利化对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中国与东盟国家间产业转移研究文献综述
- 加入RCEP对中日韩三国间制造业贸易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华为手机进入老挝市场的SWOT分析文献综述
- 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对中国经济效益的分析——以留学生教育为例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