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2021-10-12 22:19:59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企业只有开展跨国经营才能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不向全球化迈进的企业必然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中一些大企业的倒闭和破产,人们渐渐认识到一些大企业的弊端,以及中小企业的优势。现在中小企业已占据中国企业总数的91%,代表了我国生产总值的68%,并以其全部企业的48.5%的资产创造了69.7%的就业岗位,为国家创造了43.2%的税收,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相比,不论是在结构还是在质量上仍有很大差距。本文将根据中国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的现状和动因来分析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一.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李瑞欣(2007)认为,我国中小企业比较普遍的状况是缺乏核心竞争能力,资本又比较有限,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体制也不完善。但也有部分中小企业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如拥有在世界范围内的先进科技知识和技术,有一定的融资能力,体制比较灵活等。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要走出国门到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就必须借助自身比较优势,充分把握全球经济发展特点和趋势,制定正确的跨国经营发展战略。

王志平(2009)认为,改革开放至今二十年时间,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截至2005年7月底,中国已经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设立非金融类企业8822家。2003年至今,随着《中小企业促进法》及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小企业的发展将纳入到法治轨道。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日益重视和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中小企业跨国经营也将在原有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

潘伟明(2013)认为,2008年美国次货危机爆发,各国对全球经济持保留态度。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美国、欧盟)都相对减少贸易进口,而是尽量加大贸易出口。美国政府正在鼓励一些国际企业将加工厂重新迂回,缓解本国就业问题,从而刺激经济。受次货危机引起的联动作用,我国出口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中小企业相继出现大面积停业、关门,甚至倒闭。如今要摆脱现状,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欧美市场的再起,而应从自身找问题,寻求全球化激烈竞争中生存良药。

二.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动机

傅冠岚(2003)认为,首先经济全球化是推动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巨大动力;其次消费需求的不断个性化给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足够的生存空间;最后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迟红娟(2005)认为,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有:首先为企业融资提供保障;其次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再次中小企业可以寻找国外竞争力低的环境,避免国内激烈竞争,从而扩大销售收入和利润,提高市场占有率;最后跨国经营迫使中小企业管理工作逐步正规化。

宋亚非(2007)认为,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主要有以下五个:(一)实现价值链的跨国优化组合;(二)搜集轨迹市场信息;(三)绕过贸易壁垒,扩大出口;(四)占领国际市场,开拓生存空间;(五)转移过剩的生产能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