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市场特点与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对策分析文献综述

 2021-10-13 19:55:47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一、当前国际市场特点

2012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市场的增速再次减缓,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元区经济连续3个季度负增长,日本经济陷入停滞,主要新兴经济体增速放慢。姜跃春(2013)认为,美国经济温和复苏并具有可持续性,欧元区经济持续萎缩并具有可持续性,日本经济跳跃式增长却颇具不稳定性。虽然现阶段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相比2010年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作用下的快速回升有明显的回落,但是私人消费和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趋于增强,表明世界经济增长对刺激政策的依赖程度下降,复苏基础趋于稳固。

从当前国际市场的发展态势来说,首先,美国经济复苏的迹象明显,就业率持续提高,房地产市场逐渐好转,美联储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各方面都有助于经济回暖。其次,欧元区经济依然持续低迷,事业率持续攀升、国际金融资产负债状况恶化,但是姚淑梅(2013)确信,欧元区经济为出现过度恐慌情绪,显示出欧债危机重大风险已基本平复。再者,日本经济的复苏仍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但是从扩大公共开支、宽松货币政策以及日元贬值等方面来看,日本经济有望持续缓慢增长。最后,新兴经济体还将受到两发面的制约,外需低迷和内生产动力减弱,但是主要国家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和积极扩大内需,经济增速持续缓慢有望得到扭转。

总的来说,国际金融危机还将继续影响世界各国经济,主要国家的经济复苏任务艰巨,全球金融形势总体趋向好转,但出现动荡的可能性依然较大。

二、我国出口企业的现状

据海关总署报告称,2013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12.5亿人民币,折合19976.9亿美元,增长8.6%,比去年同期增速提高了0.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6万亿人民币,折合10528.2亿美元,增长10.4%,比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1、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

首先,外需下降导致出口减少,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衰退,使居民消费信心指数下降,国外订单数量大幅减少。陈佳豪(2013)提出,美国的经济下滑会影响到欧洲的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来说就会出现国外需求量的较少,必然导致国际市场需求减少,这样的情况必然会对我国外贸企业造成影响。其次,外贸企业出口的坏账不断增加。胡晓颖(2010)指出,在全球金融市场环境急剧恶化,银行间市场混乱,大量金融机构宣布破产的情况下,贷款规模收缩导致国外企业流动性资金减少,现金链断裂影响支付,并引起连锁反应。由于此次危机,进口商若要求把信用证支付改为托收支付,即期付款改为远期付款、拖延付款,甚至赖账,则出口商将无能为力,由此必然造成中国外贸企业出口坏账的增加。

2、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

李轩(2013)强调,目前,在经济复苏没有明显起色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在全球抬头的倾向,阻碍了正常的国际贸易、投资活动。在经济危机的环境下,各国政府为了减缓经济衰退,保证产业安全,保护本国企业不受外来竞争者的影响和减少失业,利用技术、环保等各种贸易壁垒对我国商品进行阻碍。张慧(2013)认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导致中国企业出口下降,失业增多,一些企业面临亏损甚至破产倒闭的危险;同时,因为各国出台的保护措施要求将环境、生态等因素考虑到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中,这就必然会增加成本,影响了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周丽华(2013)指出,美国认为中国的出口是造成美国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因此,通过各种手段阻止中国对外出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